父母要认识的“数理逻辑”
宝宝从4个月大小的时候就有逻辑思维了,而且不同月份大小的宝宝的认识和感知程度是不一样的,这是需要父母们要认识清楚的。
1、数理逻辑智能的概念及作用
数理逻辑能力所涵盖层面可概括为量、数、图形空间和逻辑关系四个方面。
量:就是对物体的多与少、容器盛载量的认知、理解和运用,如比较一杯水与半杯水哪个多?一大杯水相当于几个小杯的水?
数:包括认识数字、理解数与量的对应关系及运用数字,如能数数、计数;
图形空间:感知能力则包括对空间方位的认知和方向定位,认识里外、上下,辨别前后左右;图形包括对几何图形的认知,如能识别圆形、三角形,等;
逻辑:逻辑关系主要是懂得数与量的规律和推理能力,如能根据物体的颜色、形状等特点进行分类,能比较大小、高矮、远近等。
2、0-3岁婴幼儿数学逻辑发展规律及认知特点
量:包括数量和测量,(目测、测量工具的使用)以物量物等;数量包括认识“1”和“许多”,能够区分“多”和“少”、一样多,数:数数到点数;数数包括顺数和倒数,通过点数认识数字进而认识单数和双数及数的组成(整合:数的相加)、分解(数的减法)等等。
4个月,逐渐具备“客体永存”的初步意识,通过玩有线拉扯玩具,建立物体间初级的因果关系(一拉就动);
5个月,开始感知到物体数量多和少的不同,并作出不同的反应;
6个月,确立了“客体永存性”,开始寻找失落的玩具或物体;
7个月,能感知到物体的大小区别,并会在同物品中选择拿取“大”的那个;8个月~10个月,对拉线玩具的因果和逻辑关系进一步确立;
11~12个月,懂得用手指表示“1”;
1~1岁半,能区分“1”和许多;能找出一样的物品(配对)、按自然数的顺序说数(1、2、3);
1.5岁~2岁分类和归类:会准确地运用量词;知道“1”和“许多的不同;从能把一样的(同样、同色、同质地的)物体进行匹配,到能从物体不同的认知特点进行分类,如同颜色不同形态或形状的物体、同形状不同颜色的物体、同质地不同颜色等方式,对物体进行相同和不同类别的区分;
2岁半-3岁,以物量物。“5”以内的点数,懂得物体的配对、分类、归类、及物体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并能通过排列、排序找到、总结出事物的内在规律。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