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学龄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所需营养

学龄儿童身体发育特点及所需营养

学龄前儿童更需要注意营养的供给,要根据孩子的身体发育特点为孩子提供所需的营养元素,并且保证学前宝宝营养的供给。

学龄儿童智力发育特点及所需营养元素

3-8岁的学龄期儿童(又称幼童),与外界接触愈来愈多,模仿性较强,活动量较大,体力消耗逐渐增多,脑发育快,智力发展迅速。为此,必须提供充足的高营养。

幼童的智力发展和大脑的发育(尤其是大脑皮层的发育)都与营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幼童到5岁时大脑的重量以达成人的90%左右。智力发展头四年达成人的50%,到8岁可达成人的80%。虽然智力发育与外环境的教育有很大的关系,但是在这个年龄阶段,如不注意全面必需的营养,那么智力的发展亦会受到影响。

补充高水平的DHA,能有效促进神经纤维中递质的快速传递,并使神经系统连结更加密集。从而提高脑容量,增强记忆力,理解力,认知能力,并能促进视网膜发育,使宝宝更聪明,眼睛更明亮。

学龄儿童体格发育特点及所需营养元素

学龄期儿童的体格发育方面,出现了下列一些特点:体重每年增加不足2千克,身高的增长也比较稳定,每年大约5-7、5厘米。从外表上来看,孩显得细长了些,因此在这时期孩子的活动量在加大,体力的消耗也增加了,所以家长觉得孩子消瘦了。在体重和身高的测量中,家长会发现两者的增加都比1岁以前慢了许多。

钙是骨骼生长的重要原料,对儿童生长发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国营养学会建议3-8岁儿童每日钙摄入量为800 mg。孩子的身高虽然受父母亲身高的遗传影响比较大,但后天的营养如钙质充分可以改善儿童的身高。进行补钙的孩子比单纯食补的孩子高出约3厘米,显示补充钙剂对身高影响的作用。

良好饮食习惯保证宝宝的营养均衡

3-8岁儿童咀嚼及消化功能不及成人,其饮食应特别烹制,如家长或托幼机构不能适宜地供给质地柔软、营养素含量丰富的食品,会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如果在这时候供给他们生长发育所需的足够营养,帮助其建立良好的饮食习惯,那么便是为他们一生建立健康膳食模式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家长绝不能放松对学龄儿童膳食营养的关注。

根据权威报告显示 ,学龄前儿童的膳食存在不够均衡的情况,如水果的平均摄入量仅为36.4克,而蔬菜为128克。因此掌握为学龄儿童合理安排膳食的方法非常必要。

学龄前儿童的饮食还要注意一点,那就是要保证维生素的供给量,比如水果、蔬菜等,这些食物除了能补充维生素之外,同时还能有效的预防便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