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应在放松快乐中进行
孩子的早期教育问题家长们不能忽视,音乐教育更不能忽视,其实,孩子喜欢的音乐很多,家长们一定要重视的,其实,音乐教育应在放松快乐中进行。
神奇的音乐效应
音乐教育从身体语言、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方面对儿童身心发展都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能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提高孩子的运动能力;促进语言、感知能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的发展;促进孩子个性的发展等。
据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报道,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戈登?肖教授领导的一个科研小组,对78名4岁上下的幼儿进行试验。他们将这些孩子分成3组,一组学习莫扎特和贝多芬的钢琴曲,一组学习计算机,一组不接受特殊的训练。然后,用拼图游戏测试和对比这些孩子的智力。开始时,3组孩子的智力相差无几,但是,9个月后,学习音乐的孩子得分平均提高35%,而其他两组的孩子,则几乎没有提高。研究人员解释说,幼儿期是大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开始形成的阶段。在这一阶段,大脑思维模式很容易形成,并可永久保持。因此,这一阶段接受音乐训练,会使大脑形成融会贯通的模式,可大大提高大脑的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请放松,这只是音乐
提到教育,许多家长想到的是严肃、认真、刻苦等字眼。而提到音乐教育,不少家长立刻想到让孩子去学琴和跳舞,认为这种专业性的乐器演奏和舞蹈就是音乐活动的全部。这其实是一种非常功利的音乐观。音乐是人类表达思想、感情和生活情态的一种方式,而乐器演奏和舞蹈仅仅是音乐活动的一种形式。
太过强调纯技巧性的乐器学习和舞蹈学习只是让孩子学到了使用某种乐器和跳某种舞蹈,而并没有让孩子获得美好的音乐体验,甚至会破坏他对音乐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最后成为一个离开曲谱就不会弹琴、离开乐曲就不能跳舞的孩子。
快乐是王道
对于幼儿阶段的音乐活动而言,音乐学习主要是一种教育手段,是要通过音乐的学习让孩子在语言表达、数字概念、肢体协调、记忆力、与人交往合作等方面获得更高地提升,达到通过音乐智能发展其他智能的目的。幼儿园的音乐活动就体现了这样的功能。
一般而言,幼儿园音乐活动有唱歌、乐曲欣赏、主题活动、乐器演奏等。唱歌不在于让孩子唱准音,而在于让孩子体验歌唱的快乐;乐曲欣赏是为了提高孩子对美的感受力;主题活动和乐器演奏的重点则是发展孩子动作协调、交往能力等。
因此,家长不要把音乐教育看得太严肃,更重要的是要孩子享受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而不必苛求孩子成为音乐家。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