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宝宝吃饭难的教育对策

宝宝吃饭难的教育对策

很多父母认为,宝宝越大,吃得就会越多;宝宝的活动量越大,食欲就会越旺盛。实际上,宝宝的食欲并不是和年龄的增长成正比,而是和身体生长的速度有很大关系。

一般来说,宝宝出生后的第一年是食欲旺盛 的时期。因为在这一年里,宝宝身体生长的 速度最快,食欲自然最好,到了吃饭的时 候,往往不等父母准备好,宝宝已经饿得嗷嗷叫了,因此吃东西是孩子盼望的事。到了出生后的第二年,身体的生长速度逐渐地慢了下来,使得宝宝对食物的需要量不那么大了,宝宝饭量的增加也会相对减慢,而对活动的渴望却很大。如果父母制订的喂养计划不符合宝宝的实际需要,而是主观上期望值过高,那么在具体实施时就可能感觉到“孩子吃饭真难”,甚至为此产生焦虑。

首先,希望爸爸妈妈对宝宝的食物需要量要实事求是。对宝宝饭量的设定要依据宝宝的实际需要,不要总与别人家的孩子攀比,因为食量是因人而异的。一般来讲,孩子是知道饥饱的,对每餐进食量也能够自行调节。当他不肯再吃饭时,就不要再勉强喂他,千万别逼迫宝宝多吃,这样会适得其反。

其次,要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刚刚学会走路的宝宝,自由走动才是他最大的兴趣。同时由于直立行走,两只手被进一步解放出来,动手的欲望和冲动时刻驱使着宝宝,没有他不想动的,没有他不敢动的。

宝宝睁开眼睛就是跌跌撞撞地走动和没什么目的的操作,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提高了其大小动作能力。玩到兴致上来时,他不把吃饭当回事,可父母却是把“喂饭”当做一件大事来抓,就追着喂,撵着喂。但越是追,越是撵,他越是把躲避你的追和撵当成一种乐趣,怎么还有心思吃饭?这也是造成了“喂饭难”的原因。

所以,必须让宝宝从不会走路时起就养成 良好的定时定位进餐的习惯,不仅吃饭的时间要 相对固定,吃饭的地点也要相对固定,可以专门 为他准备合适的桌椅,放在固定的地点,或者就让他与大人同桌进餐。

饭前l小时不给宝宝吃零食,使宝宝在吃正餐时有食欲;吃饭时可以放悠 扬的轻音乐,让宝宝心情愉悦,情绪镇定;还必须将那些可能会转移他注意力的东西,如玩具、 卡通片等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就拿走,他才能 专心致志地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