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

父母与孩子的关系问题是家长们都很重视的,可是父母该怎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呢?到底该如何教育孩子的呢?怎样管教叛逆的孩子呢?教育孩子失败的原因是什么呢?

孩子该不该管?为什么很多时候孩子越管越叛逆?Gary Ezzo 先生是一位儿童行为专家。关于管教子女,他有一个漏斗理论, 清楚地阐明了管教和孩子所得自由之间的关系。这个理论能帮助我们明白,很多父母管教的误区在哪里。我将他的理论重新整理后,做出以下的结论。

倒置的漏斗与失败的管教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倒置的漏斗图形。

按照这个倒置的漏斗理论得出结论:基本上如果孩子在五岁前不管教,那么这孩子就被宠坏了。孩子在家里成了小霸王,出了门成了父母的难堪。 通常父 母意识到有问题时,就开始设定界限规则,处罚或者打骂,等等。随着孩子的年龄增长,父母愈来愈觉得不好管,规矩也愈加与多。这样的恶性循环,导致孩子心中 开始积怨 。他们痛恶成长、责任、义务与规则。不幸的是,有些孩子认为父母设定限制与规矩是不公平的,于是发展出叛逆反权威的心态。为了要平衡心理的怒 气,孩子会开始挑父母的毛病和缺点。于是我们看到的产物,就是所谓反叛期的青少年。

孩子需要从小管教,并且管教的标准要内外一致。一个两岁的幼儿在 家里,把东西丢到地上,玩电视遥控器 ,撕书本杂志。如果不阻止,他就学到:这是可行的事。当他到别人家,或到商场里,也出现同样的行为时,父母却会阻止 或管教他。 对孩子而言,这令他混淆不清,无所适从,在他看来是不一致,不公平的。我们希望看到孩子在公共场合的表现如何,在家里的管教就当一致。父母应 当一起达成对孩子行为规范的标准,然后把家里作为练习场。如果父母平时不教导孩子正确的行为,却在孩子犯错时施与惩罚,这不是管教,而是不公平的对待。这 是导致孩子对父母在心中怀怨恨与怒气的原因。随着孩子的成长,积怨也加深。

如果孩子从小管教不力,问题随之而来。我们经常听到父母 说 “我的孩子不听我的”“我管不了这个孩子”这样的话。他们开始找住宿学校,或其他组织来解决问题。其实问题的症结是在家庭。青春期的孩子就应该叛逆, 这样的结论是不负责任的。解铃还需系铃人,子女与父母从小的关系,是青春期叛逆与否的主因。许多青少年不喜欢跟自己的父母在一起,因为他们在家找不到快乐 的感觉。父母成天只会说教 ,管东管西的,跟父母在一起没话好说。但是他还不能辨别什么是廉价的快乐,什么是真的爱与喜悦,于是叛逆的青少年会逃家,去找 一个能提供廉价快乐的地方。

今天我们看到有一代很自我中心的青年长大了。我们开始警醒了,我们不能再继续让一个个可爱的宝宝,变成日后的梦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