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教你的孩子学会分享

教你的孩子学会分享

美国“流浪”记

3岁前,我和爸妈“流浪”了3个城市后,最后,我们在密州安居至今。当然,除了美国三个城市的辗转,我像是“美国幼童形象大使”,出游过中国、加拿大。我的儿童时代大致在这里度过:从伊州的芝城搬到密州的诺城。我进入这里的一家蒙台梭利(由意大利女教育家、医生玛丽亚·蒙台梭利在1870~1952年改革教育孩子方法的全球性幼儿园);后来,经过一对一的两轮考试,我又成为W天才小学学龄前的六位学生之一;我在此遇到了另外两个学龄前的女生:阿什莉、埃莉诺;3年后,阿什沃思老师从W小学转到另外一所学校;我从学龄前一直上到现在……

NO.1 我在诺城的第一个朋友

我家从芝城搬移到诺城之时是我孩童时的一大变化。我在芝加哥已经有一些邻居小朋友。那时,2岁的我常把“芝加哥”喊成“阿加哥”,似乎英文单词“Chicago”中的开头“Chi”的发音很难从我的小嘴里吐出。而且,这发音“Chi”听上去有点像妈妈当年劝我脱下尿布,催我拉尿尿鼓动时的口哨声。这样,我稍不留意,还把“阿加哥”干脆又简化成“阿哥”了。妈妈说怎么整个“芝加哥”城都成了我的“阿哥”了,这真是莫名其妙。“芝加哥”的市中心当然比诺城的小市中心热闹、拥挤多了。

诺城就不那么热闹、拥挤了。这里一切似乎都不一样了。幸运的是,我遇到了这里的第一个朋友奥丽维亚和她的弟弟哈里森。他们家也和我家一样暂时住在诺城的一个公寓区。

自那以后,我们两家成了朋友。真巧,他们家刚从威州搬来密州不久。住了一年公寓后,我们两家又先后在L市买了房子安居下来。这样,我在密州的第一年再也不孤单了。我真高兴我在两岁多时就认识了奥丽维亚和哈里森。从此,我和他们成了朋友,再也不必只和爸妈玩了,要不那太无聊了。好哇!我常到他们家去玩。一次,奥丽维亚来我家玩,我正在吃晚餐。3岁多的奥丽维亚就自愿喂2岁多的我吃饭,她开导说:“说‘ahhh’!”当我的小嘴一张开说“ahhh”时,她就赶紧把一大瓢饭菜塞进我的小嘴!那晚,我们在玩晚餐“娃娃家”时,我吃的晚餐比平时的更多。我现在想来,觉得此事真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