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只会读书的是“三流”孩子

只会读书的是“三流”孩子

“只有排除了情绪障碍,才能排除学习障碍。”知名心理学家张怡筠博士对记者说。在刚刚过去的暑假,“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令营”继续成功开办。针对厌学、脾气差、青春期难沟通等普遍发生在当代孩子身上的情商缺陷,张博士是如何一一“对症下药”的呢?日前,记者专访了这位心理学“高手”。

考试挨批,躲进厕所唱歌

一个6岁的女孩,刚到夏令营报到时,说话像蚊子叫一样。可为期一周左右的培训下来,她终于可以在大家面前完整地自我介绍一番,妈妈看到后禁不住落下眼泪。

一个一年级女生,本来英语成绩排在班里倒数第一。参加了夏令营后,新学期一上来仍然考得不好,老师批评她,她便躲进厕所,边哭边唱在夏令营学到的“乐观歌”。一学期下来,她考到了第6名,让老师和家长都吃惊不已。“情商夏令营”果真有这么大的魔力?张怡筠博士指点说,首先要了解一个人的心理发展特点:“我之前在企业界做过很多成年人的培训。成年人的情绪反应和思维模式都已经形成了固定的习惯,真要改变起来需要花很大的力气。而孩子则不同,十四五岁前,是情商教育的重要时刻。如果他们在这段时间培养了好的情绪反应模式和正确的思考方式,将来就不会出现一些人格上的缺陷。”

情商缺陷,承载太多期望

让人略感吃惊和忧虑的是,如今出现情商缺陷的孩子似乎特别多,“症状”也很明显。报名参加“张博士青少年情商夏/冬令营”的孩子中,有的“少年老成”,才五六岁,就背着手低着头走来走去,话不多,没有笑;有的却“个大心嫩”,年龄到了青春期,内心却幼稚得像个小孩子;更叫人叹惜的是一个一看上去就是IQ很高的9岁男孩,动不动就用头去撞墙,自怨自艾:“我又没拿到第一,我就没出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