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
孩子(尤其是小男孩)特别好模仿,而且最喜欢模仿影视作品里的坏蛋!为什么?因为坏蛋的造型与表演较之正面人物更有特色,更容易模仿!于是每看完一部电影电视,便总会有数不清的小男孩儿在游戏时模仿着那个坏蛋,学着那个原本“面目可憎”的家伙——他的模样、他的装束、他的步态、他的腔调!
有的孩子就是在模仿中学坏的。请看报纸上披露的一个真实的故事。
知道世界上年龄最小的银行抢劫犯吗?告诉你,他叫罗伯特,是个年仅9岁的孩子,他怎么会抢劫银行呢?因为他刚刚看过一部关于银行抢劫的侦探片,他觉得很有趣,这才照葫芦画瓢,模仿电影上的坏蛋,用玩具枪去“抢劫”银行的!
那么在中国会出现类似的悲剧吗?完全可能!
为什么?因为现在的荧屏与银幕也有“不干不净”的东西,既然关于凶杀、关于打斗、关于抢劫、关于色情的镜头在上面屡有出现,就很难避免污染天真的孩子们!尤其是有些宣扬打斗和暴力的影视节目,如果频频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那么,体力较强、性格较外向的孩子看了就会立刻仿而效之,横行霸道、欺凌弱小,于是渐渐形成了具有攻击型侵犯性的性格。而体力单弱或性格内向的孩子则会因为无力模仿而感到自卑,渐渐感到低人一等,甚至害怕长大,害怕将来被人欺侮,于是郁郁寡欢,提心吊胆,原本健康的人格很快被扭曲。试想,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怎能不结出恶果!
因此,父母对孩子好的模仿行为应当支持,并给予表扬和奖励,使之强化;对于孩子的不良模仿行为,父母应当制止,因为这种模仿只能导致孩子正确模仿作用的丧失,不良模仿和破坏性行为的出现,进而产生不良的心理。
那么,父母应当怎样对待孩子的不良模仿呢?
1 应该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一个可模仿的正确榜样。
2 要引导孩子在模仿中学习正确的东西,摒弃错误的东西。孩子的辨别能力差,父母一定要让孩子有选择地模仿。
3 父母经常和孩子一起讨论研究电影、电视、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正确引导孩子分析人物。分析时不停留于表面情节和人物的直观形象,要教育孩子学习英雄人物的勇敢顽强,憎恨敌人的卑鄙凶残,久而久之,孩子就会主动模仿一些英雄人物的形象,学习英雄人物的优良品德和崇高精神,促进孩子正确道德观的逐渐形成。
4 对孩子已有的不良模仿行为,父母应积极地加以纠正。如有的孩子喜欢模仿电影中的坏人,父母应告诉孩子,坏人干坏事,如果发现坏人,就应该把他抓住,交给警察。这样,孩子就会憎恶坏蛋,而模仿正面形象——警察。
模仿是孩子学习的一种途径,但也不宜让孩子只会模仿他人,而应更多地鼓励孩子发表和他人不同的意见,进行独立性的活动,这样才有助于孩子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结
父母的责任,并非为孩子铺就一条现成的人生之路,而应给他们提供张人生之旅的地图。——希尔曼
孩子会从父母那学会了许多自己的行为方式,所以父母必须成为孩子的一个好榜样。孩子从身处的环境中学习,父母应该告诉并为孩子创造那些培养他的优点,鼓励他自律、负责的环境。
-
宝宝对玩具喜新厌旧,父母应该怎么办相信不少父母都面对过这样的困扰:玩具买回来时宝宝很喜欢,但没玩两天就不爱玩了,扔在一边,闹着要买新玩具,这是怎么回事呢?
-
宝宝边吃边玩的危害 对宝宝边吃边玩说NO!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一个场景:父母在旁边喂饭,而宝宝就一边吃饭一边玩,这样的情况其实会给宝宝带来很多的危害,比如
-
教育孩子,小心这六件事适得期反对于父母来说,孩子就是自己的一切,自己把所有的爱几乎都给了孩子,对于孩子的饮食、学习、教育都非常的看重,但在实际生活中,
-
开发宝宝智力的运动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让宝宝更聪明宝宝更智力发育一直是父母很关注的问题,而在智力发育当中,动作发育是早期的表现方式之一,通过运动可以加快神经纤维髓鞘化、使
-
怎样提高孩子的智力 让宝宝聪明过人的几件事从孩子呱呱落地起,就成为了父母最大与最幸福的“负担”,不仅要尽办法让孩子健康成长,而且也想通过一些方法来提高孩子的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