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孩子家庭教育“三不得”

孩子家庭教育“三不得”

如今,早已不是“棍棒底下出孝子”的年代了,父母教育孩子,要讲究方法,要科学教子,打不得,捧不得,急不得。

打不得

“教育理为先”,是教育之道,也是家教的准则。发现孩子缺点、失误,骂为先,打向前,甚至“妇唱夫随”,这样作万万不可取。

“棍棒教育”不等于“挫折教育”。一以贯之的棍棒教育,易造成孩子紧张、恐惧、忍受、自卑的不良心理习惯。而正确的方法应该是当孩子有了错误时要心平气和耐心教育,循循善诱、润物无声。

捧不得

“捧杀”的实质是“护短”,而护短的结果,则是越护越短。如果父母在“疼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他们的缺点,甚至对老师的批评也横加指责,久而久之,容易养成孩子唯我独尊,自以为是的不良心理品质。

正确的途径应该是有成绩表扬鼓励,有缺点批评教育,宽严有度,刚柔兼济,恩威并重。这一点,国外许多家庭教育的理论和经验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为了孩子明天更美好,家庭教育捧不得。

急不得

孩子成绩不好,父母着急,千方百计请家教;棋琴书画有广告,父母着急,囫囵吞枣忙投资……凡此种种,反映了望子成龙的父母心态。本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不能不分清红皂白,操之过急。

实际上,望子成龙急不得,父母必须要冷静分析,靠船下篙,因材施教,因势利导,方能使孩子到达成材彼岸。

要做到原因分析要透,对孩子优点、缺点、心理、生理等要经常不断地观察细考。只有从孩子的特点、兴趣出发,扬长避短确定目标,才能使孩子学有所成。决不能超前投资,超能投入,否则只会“欲速而不达”。

延伸阅读:

家庭教育的四大体会

一、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

营造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十分有利。我家有在吃饭时及饭后聊天的习惯,饭桌上的气氛和谐、民主,谁也不许打断谁的话。这样,就能使孩子懂得只有尊重别人才能赢得别人尊重的道理,同时也使孩子能在一个和谐的氛围中快乐地成长。

二、学会发现孩子的进步,懂得赏识孩子

仅仅在物质上关心孩子是远远不够的,作为家长应主动询问孩子在学校每一天的生活情况,耐心倾听孩子的诉说,与孩子同乐。不要过分询问孩子的学习情况,更不要把自己孩子的缺点跟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很多家长往往把自己孩子的学习成绩跟优秀孩子的学习成绩相比,我认为很不可取。这样不仅起不到鼓励孩子的作用,反而会挫伤孩子在学习上的积极性。说实话,我孩子小学阶段成绩并不好,当时我也同大多数家长一样,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焦虑,每每放学就问她的学习情况。记得她三年级时有一次数学考试得了95分,尽管我知道这对她已经进步了,但我还是不厌其烦地问班里考100分的有几人……谁知她的回答竟令我哑口无言——要是班上每个人都考100分,那还用考试干什么?反正我考不到满分你总是不满意。是孩子的话深深教育了我,虽然我也经常从有关书上读到过诸如不要这样那样比较的道理,但唯有这次让我刻骨铭心。因此,每个家长一定要学会发现孩子的进步和优点,并懂得赏识孩子,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催化剂。

三、重言传身教 弃喋喋不休

我在上面已说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幼儿时期孩子模仿能力强,父母的言行直接教化了孩子;而在初中阶段,正是孩子身体发育、心智逐渐成熟的过渡期,父母的言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父母务必注重自己的品行,尤其是在孩子面前。经常的喋喋不休不但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反而适得其反,甚至诱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四、做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共同学习

家长制的威严是赢得不了孩子尊敬的,只有放下“架子”,做孩子的朋友,才能听得到孩子的真心话,才能赢得孩子的尊敬。有的家长担心自己的文化水平不高,在学习上教不了孩子。确实,随着社会的进步,知识日新月异地丰富和更新,与孩子同学历甚至比孩子更高学历家长的知识储存已适应不了辅导孩子接受新知识的需求。我的办法很简单,与孩子一起学习,这不但帮助了孩子,同时对自己也是一种促进。在学习过程中,有的知识点可以向孩子请教,例如汉语拼音,对我们六十年代出生的大多数家长来说远远不及自己的孩子,这时就可以向孩子请教,使孩子有一种自豪感,这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很有好处。我从孩子小学一年级起就同她一起学习,共同提高。因此,平时多翻阅孩子的教科书,既可以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为辅导孩子打基础,又弥补了自己的知识缺憾。

诚然,家庭教育是一项艰辛而伟大的工程,面对层出不穷的新鲜事物和蒸蒸日上的发展社会,在人类驾乘飞船奔向太空的今天,每一位家长理当担起家庭教育的重任,为了孩子,为了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