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逼”孩子苦读书能起多大作用

“逼”孩子苦读书能起多大作用

古代读书或教育的直接目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求取功名”。因为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要想跨越等级的羁绊,走入上层社会,只有通过读书这条路。许多读书人把及第作为自己人生的奋斗目标。范进中举的悲剧正是这种状况的真实写照,古人把其形容为人生四大幸事之一。

  而且,这也与孔子提倡的入世态度相吻合。学而优则仕,学以致用等都体现了这种官为本位,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及其对传统教育的影响。以做官为尺度,以走入仕途作为改变自身现状的途径,作为衡量个人才能的唯一标准。这样的教育价值观深入人心。有诗为证:“十年窗下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孔子还说:学也,禄在其中矣。把教育读书目的与谋生联系在一起。只要苦读统治阶级规定的四书五经,就可以以此养家糊口,买房置屋。为了这样的生存方式,多少读书人从两鬓垂髫的少年读到白发苍苍的老翁,甚至终此一生也无怨无悔。他们“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

  以做官和谋生为目的的教育读书还有一个深层动力,这就是光宗耀祖。中国人的家族观念十分浓厚,用求取到的高官厚禄面对列祖列宗是一份最好的献礼。不论走出家门多远,只要得到了一些成功,也要衣锦还乡,荣耀于乡亲之前。

  这些传统思想对今天的父母仍有着很深的影响,他们付出极大的财力、精力教育子女们。一依然是光宗耀祖;二是实现自己未尽心愿;三是现实升学就业压力。如此沉重的目的,使教育过程显得负重累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态背后也是光耀门楣,证实自己的存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