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教育

三种方法激发孩子劳动兴趣(图)

三种方法激发孩子劳动兴趣(图)

现在的家庭中,大多是独生子女,一家几口围着一个孩子转,活却不舍得让孩子干,于是造就了孩子生活能力差、不知感恩、体质下降、意志力薄弱、缺乏责任感等问题,有的甚至成家立业后,无法担当起家庭生活,还要父母帮助操持。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以至于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上期教育论坛中,手机号码1394****916的读者咨询说:我儿子今年9岁,不爱干活,我就用奖励法,如每次扫地或自己整理床铺奖5角钱,现在他干活的积极性提高了不少,但我怕他只是为了“赚钱”而不是热爱劳动,不知这种做法是否妥当?怎样能让孩子真正变得爱劳动?

  对此,本报特约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人士,为家长出谋划策。

  勤劳,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一直被我们所提倡。在大都数人眼中,勤劳应该是天性使然,或是迫于生活,不得已而为之。事实上,勤劳是一种生活习惯。

 


  艰苦的劳动可以锻炼一个人的意志力、增强一个人的自信心;劳动还能增强人的体质、使人成熟稳重;劳动更能让孩子了解生活的艰辛、感恩父母,珍惜幸福生活。

  但用钱来激发孩子劳动的积极性,效果不会太理想。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劳动意识?最好的方法还是激发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因为热爱劳动而劳动。

  激发孩子劳动兴趣的方法有很多,这里简单介绍三种:

  让孩子自我管理

  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的东西自己管,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有“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玩具自己摆放”等等。一旦给孩子自我管理的权利,孩子就会因为成就感而尽量去“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即便他不想,因为父母已经不管了,孩子也只能自己想办法。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要保证两点:第一是坚持到底,绝不妥协,哪怕因此出现一些小麻烦也要坚持让孩子自己想办法。第二是一定要全程协助、给予指点。因为孩子小,而且很多事情第一次做,所以会显得“笨”,这就要求父母要有耐心。指点不是包办,父母的角色是引导、协助,而不是指挥、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