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护理

宝宝脾胃虚弱 推荐调理药膳方

宝宝脾胃虚弱 推荐调理药膳方

中医认为,小宝宝们天生脾胃就非常的虚弱,如果不注意日常的饮食、护理,那么会让宝宝的脾胃更加的虚弱。宝宝脾胃虚弱会出现食欲减退,胀肚,大便不成形等症状,那么怎么改善宝宝脾胃虚弱的情况呢?

从临床看,小孩子脾虚证的形成多数在婴幼儿阶段开始,其成因有先天的因素(如早产、多胎、自身生理特点),更主要的是后天因素,如乳食喂养不当(无母乳喂养、过度营养、没有及时添加辅食、添加辅食不当、无及时戒奶、夜间进食过度、过多地喝凉茶等)、滥用抗生素、生活起居规律不合理等。每一位家长,尤其是初为人父母的家长,应该认真学习怎样养育自己的孩子,了解婴幼儿的生理特点,掌握科学的养育方法,记住不是吃得越多孩子就会长得越好。

孩子脾虚的诊断标准

主要指标:

①食欲不振;②大便失调(包括泄泻,大便不成形,次数增多或大便难解);③面色萎黄少华;④形体消瘦(体重低于正常同龄同性别平均值10%);⑤舌质淡,苔白。

次要指标:

①肢倦乏力;②腹胀;③浮肿(轻度);④贫血(轻度);⑤口流清涎;⑥睡露睛或多汗;⑦脉细弱、无力,指纹淡(3岁以下);⑧尿木糖排泄率低于正常;⑨唾液淀粉酶负荷实验低下;⑩血清胃泌素低下。

其他实验室参考指标:

①尿淀粉酶测定降低;②小肠氨基酸吸收功能试验降低;③基础代谢率降低;④细胞免疫检查功能低下;⑤血清免疫球蛋白含量降低;⑥肌电检查显示肌纤维的兴奋功能低下。

凡符合主要指标 4 项或主要指标2项加次要指标1项, 或主要指标1项、次要指标 2 项及实验参考指标 2 项均可诊断为脾虚证。

在上述脾虚诊断标准基础上具体分型如下:①脾阳虚:畏寒、四肢不温、完谷不化为主要指标;②脾胃阴虚:大便干结、舌质嫩红、少苔、喜冷饮为主要指标;③脾气下陷:以脱肛或内脏下垂为主要指标。

脾虚孩子的饮食宜忌

宜食食物

可补脾益气、醒脾开胃消食的食品,如粳米、籼米、锅巴 (锅焦)、薏米、熟藕、栗子、山药、扁豆、豇豆、牛肉、鸡肉、兔肉、牛肚、猪肚、鳜鱼、葡萄、红枣、胡萝卜、马铃薯、香菇等。

忌食食物

1、性质寒凉,易损伤脾气的食品,如苦瓜、黄瓜、冬瓜、茄子、空心菜、芹菜、苋菜、茭白、莴笋、金针菜、柿子、香蕉、枇杷、梨、西瓜、绿豆、豆腐、小麦等。

2、味厚滋腻,容易阻碍脾气运化功能的食品,如鸭肉、猪肉、甲鱼肉、牡蛎肉、牛奶、芝麻等。

3、利气消积,容易耗伤脾气的食品,如荞麦、山楂、萝卜、香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