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护理

正确认识宝宝在幼儿园的“多动”

正确认识宝宝在幼儿园的“多动”

幼儿园里的宝宝们活泼可爱,大家一起做游戏,唱儿歌,其乐融融,然而总有一部分“不服管教”的孩子,时不时地冲出队伍,推这个小朋友一把,打那个小朋友一下,做与游戏无关的一些动作,显得有些格格不入,这令很多家长甚是苦恼,总怀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患有多动症。其实广大家长不必过于恐慌。

宝宝坐不住有原因

宝宝在幼儿园里坐不住,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与年龄有关系,也可能是习惯没有养成,妈妈不要轻易就认为宝宝患有多动症。

年纪较小

现在的小朋友,入园的时间越来越早,有的2岁半、甚至2岁就上幼儿园了。较小的宝宝专注力往往比较差,容易被其他事物分散注意力。而且,宝宝的思想与行为是同步的,当他发现新目标时,可能就不会考虑幼儿园的行为规范了。4岁以前的宝宝,容易兴奋和冲动,常常不自觉地打扰他人;做事有头无尾、注意力集中时间短,容易随环境分散;行动不经思考,往往不顾后果。不过,这些问题妈妈都不用担心,随着年纪的增长,会渐渐改善。

不习惯久坐

宝宝刚入园,对幼儿园的规范没有概念,做事就会随心所欲。他不管老师是否在上课,想站起来就站起来,想和谁说话就走过去说几句,看到玩具架上的玩具就会过去玩。有些插班的宝宝,更因为大声哭闹而影响正常上课,通常老师就安排保育员带他们在园内走动。这样的日子长了,宝宝就养成了习惯,误认为上幼儿园就是在园子里玩儿,再到教室里坐着就坐不住了。

要让宝宝了解幼儿园的规矩,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有在他站起来时,老师制止他,多次以后宝宝才会知道上课时不可以随意走动了。

藐视权威

有些古灵精怪的宝宝,老师爱逗他,他也知道可以和老师开开玩笑。他们并不是坐不住,而是在上课的时候有意去招惹老师或保育员,比如伸脚去绊保育员,抱住老师的腿不让通行等等。这些在被宠坏了的宝宝,已经充分认识到老师不会很严厉地对待他,爸妈只能寄希望于换班了。

超常宝宝也会坐不住

一些资质超常的宝宝,接受能力比一般宝宝强很多,就算他们走来走去,可能学到的东西却比坐着不动的宝宝还多。他们因为学得太快,觉得坐着很无聊,所以就站起来走来走去。他们不仅上课坐不住,还可能不睡午觉,甚至把小朋友都叫起来玩。如果宝宝的多动行为严重影响到幼儿园的正常教学,爸妈应带宝宝去做相关的检查。确诊宝宝到底是多动还是超常,采取治疗或针对性的指导。

因此,如果孩子出现所谓的活动异常,即坐不住的现象,家长不必过分惊慌,这里大多数属于正常情况的范畴,家长朋友可以细心观察,多多与幼儿园老师进行沟通,多做鼓励,多做引导,少一些斥责,少一些怀疑。让孩子在一个相对平稳的氛围中做好角色的转换。尽快适应幼儿园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