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护理

纠正宝宝的不良口腔习惯

纠正宝宝的不良口腔习惯

孩子的成长健康是都很关注的,对于孩子的护理是一定不能忽视的,很多年轻父母很注重宝宝的牙齿健康,早早的培养宝宝刷牙习惯,预防蛀牙的产生,下面介绍下纠正宝宝的不良口腔习惯。

儿童口腔不良习惯

常见的儿童口腔不良习惯有以下几种:吮指、舌习惯、唇习惯,偏侧咀嚼习惯,咬物习惯和睡眠习惯等。吮指习惯发病较高,它在婴幼儿时期居于一种正常的神经反射,在2-3岁以前均可视为正常生理活动,4-6岁后会逐渐消失,如继续出现便可视为不良习惯,由于吮指时,拇指放在正在萌出的上下前牙处,会阻止前牙正常萌出,导致闭口时上下前牙间出现圆形的间隙,由于吮吸作用长久持续,口内气压降低,加上颊部肌肉的压道作用,会使牙弓变窄,上前牙前突,开唇露齿,拇指压在更腭上,还可使其凹陷,阻碍鼻腔向下发育。

舌习惯指舌尖下停地舔牙齿,如果常将舌尖放于上下前牙之间,会导致开合,舌前伸抵触下前牙可使下颌向前移位,形成下颌前凸畸形,俗称“地包天”,学名反,舌同时抵触上下前牙可使上下牙均向前移位,导致双牙弓或双颌前突。

唇习惯分为咬上唇习惯,咬下唇习惯和覆盖下唇,咬上唇所造成下颌前凸,上牙拥挤并向舌侧倾斜,咬下唇可以使下颌后缩,下牙拥挤,上牙前凸呈“鸟嘴状”,覆盖下唇是指由于其它不良因素已造成的上牙前凸,下颌后缩,使下唇自然而然地位于上下牙之间,从而加重了病情发展。

偏侧咀嚼可使牙弓向咀嚼侧旋转,使下颌向咀嚼侧偏斜、导致脸型左右不对称。

咬物习惯指习惯性地啃咬物品,如长久的使用一处牙齿,就会形成咬物处牙齿的小开。

睡眠时经常用手、拳头枕在一侧脸下或用手托着,均可导致颌面发育异常及面部不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