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护理

不要强迫孩子坐在便桶上

不要强迫孩子坐在便桶上

有一次刚从美国回来,道亲戚家做客。他们家有个六个月大的小婴儿,宝宝刚刚睡醒,孩子的妈妈就拿一个玻璃瓶让宝宝小便。我觉得这样做很不科学,但她们却炫耀地说:“我们家宝宝可乖了。”美国人非常重视宝宝大小便的自理。

我的美国朋友布伦达因为孩子不能自理大小便与丈夫发生过争执,她的丈夫说:“都怪你没教育好孩子。”他总是强迫孩子坐在便桶上。结果,那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孩子只是干坐在那里。等稍大些,孩子干脆坐在那儿看书打发时间,大小便还是在尿布上解决。

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八个阶段,其中第二阶段是以“大小便自理”为主。

研究“大小便自理训练”的美国心理学家福克斯认为,让宝宝从小自理大小便是强求她们做自己无法理解的事情,超出了宝宝的能力范围。他通过几年来的实际训练结果得出结论:人的自律神经在出生二十个月以后趋向成熟,所以这个时期开始训练大小便自理比较好。当然,发育较早的孩子在出生十八个月后也可以开始,而发育迟缓的孩子有可能到两岁才开始。除了身体条件外,孩子的父母要留意宝宝理解大人意图的能力。假如孩子能听懂大人的话,并有的大小便自理的意愿,也可以让孩子学习自理大小便。

如果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就开始训练他自理大小便的话,这个训练人和孩子的关系可能会很僵,即使等孩子长大些,他也无法教好孩子,因为孩子已经不再信任他了。所以,最好还是等孩子具备自理大小便的能力以后再训练也不迟。而孩子怎么也得到三岁后才能完全自理大小便,这时候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卫生间了,虽然偶尔也可能犯错,但父母不要急躁,一定要耐心等待。

5岁的静迅在自理小便方面没有任何问题,但在自理大便问题上却有困扰,想大便就会躲到没人的地方,也不脱裤子,使劲地憋着,结果就拉在裤子上,有时候一天要换好几次裤子。孩子的妈妈发牢骚说:“洗到是可以洗,但这味道实在让人受不了。”我认为这个孩子肯定是在某次大便时收到过非常严厉的责骂,并深深印在脑海里,结果就成了这样的心理障碍。如果孩子感到大便是丢人的,就可能会出现上述的极端情况。

有夜尿症的孩子或者大变有问题的孩子很可能小时候(2周岁以前)曾被大人强迫学习自理大小便,或是父母曾让孩子感到大小便是羞于见人的。

四周岁以后,大部分的孩子在睡眠当中也会产生尿意。一般来说,上小学以后还尿床主要是心理上的问题,当然有时候也是身体上的原因。这些问题是不能用打骂来解决的,否则问题会更加严重。

应该让孩子减轻心理负担,如恐惧感、自卑感和得不到关爱的感觉等,让孩子的情绪保持稳定。有时候孩子尿床是习惯性的,是因为神经变得麻木的结果。简单的方法是晚上让孩子少喝水,夜里再叫醒孩子尿尿,也可以使用那种尿液一滴落马上就可以发出警报声的毯子。其实最好的方法是不要过早的强迫孩子自立大小便。

当孩子自己表示“要尿尿”时,打扰可以很自然地带他出去,或者告诉孩子“你知道要尿尿了,真棒”,这样可以让孩子更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