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幼儿 > 护理

秋季宝宝日常护理要点

秋季宝宝日常护理要点

专家指出对于宝宝秋天日常护理,最简单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宝宝多喝水,因为秋季天气干燥,宝宝很容易上火。如果宝宝排斥白开水,可以试着喝些菊花茶、乌梅汤、金银花露等。

平时多给宝宝吃富含水分的应季水果,如西瓜、梨、橙子等。各种菜汤也是补充水分的重要手段,清汤可以稀释菜肴的盐分,并保持宝宝体内水分平衡。 少吃“上火”食物 刺激性食物应该少吃,容易“上火”,如大蒜、姜、韭菜、花椒、辣椒等。少吃偏咸的食品,因为盐分太多容易加速体内水分的散失。热量过高的油炸食品和一些热 性水果,如荔枝、桂圆、橘子等,也应尽量少吃。

呵护宝宝皮肤

妈妈在给宝宝擦拭或洗脸时宜选用柔软的毛巾,不要用力擦洗。每次清洗完毕后,需用含有天然滋润成分的儿童护肤品。宝宝的嘴唇容易干裂。妈妈应先用湿热毛巾敷在宝宝的嘴唇上,使嘴唇充血,然后涂抹润唇膏。宝宝鼻腔内的黏膜比较容易干燥,妈妈可用棉签蘸生理盐水滋润鼻腔。

不要贪吃冷饮

中医认为“寒凉伤脾”。即使体质好的宝宝也不能天天吃冷饮。除了限制冷饮以外,从冰箱拿出的饮料、酸奶最好放置在室温下15分钟后食用。

冷水锻炼

秋季宜用冷水擦洗以提高宝宝对冷的适应能力。冷水擦洗包括冷水洗手、洗脸、擦身、冲淋和游泳。冷水锻炼要循序渐进,先用与体温接近的水,然后逐渐降低水的温度。洗完后用干毛巾擦干。冷水冲淋适合3岁以上的儿童,动作要迅速,浴后用干毛巾擦至皮肤轻度发红为止。

预防腹泻

入秋后是轮状病毒性腹泻的发病高峰期,又称秋季腹泻,主要累及3岁以下宝宝。妈妈一定要把装入口关”,注意饮食卫生,不吃生冷食品,定期给玩具和食具煮沸消毒。如果在幼儿园发现宝宝有腹泻症状,应立即隔离治疗并处理好粪便。

营养调理

多给宝宝吃牛奶、豆制品、鱼、肉等高蛋白饮食。多补充玉米、全麦面包、小米、黑米等五谷杂粮,以防秋季便秘。富含纤维素的食品,如菠菜、萝卜、胡萝卜、芹菜、花菜等,也应增加。总之,要荤素搭配,粗细搭配,做到平衡饮食,才能减少秋季发玻

及时打预防针

及时预防接种,防范冬春季节高发的传染玻一般在注射疫苗后至少一个月,才能在宝宝体内产生抵抗传染病的抗体。

宝宝秋季肌肤的四大问题

秋天天气干燥,妈妈们可不要等到宝宝因为皮肤疼痛“哇哇”大哭时再着急上火。那么,要如何解决这些皮肤问题呢?

乳痂

症状: 乳痂,又称脂溢性皮肤炎,是一种0——4个月婴儿的常见皮肤病,婴儿的头皮上会长一种厚厚的痂,有时甚至蔓延到脸上、耳后和脖子上。这在婴儿中非常普遍,会存在一段时间。乳痂摸上去有些油腻,会脱皮,大部分会自然痊愈,属于暂时性的现象。但是一旦痂一直不消褪时,就需要看医生。

护理方法:

1.乳痂其实是由真菌感染引起的,经常给宝宝洗澡,保持身体清爽,能从一定程度上预防生乳痂。

2.如果发现宝宝生了乳痂,可以用棉球蘸上婴儿油,涂在有痂块的部位。数小时之后再用梳子轻轻剥落,并用肥皂水等清洁干净即可。

3.处理时,千万不可心急强行清除,否则很可能因抓破头皮导致感染。

皮肤褶烂

症状:这种皮肤问题在肥胖的新生宝宝中较多见,它发生在身体褶缝处和腋窝、颈部、腹股沟、臀缝、四肢关节的曲面。这是由于褶缝处积汗潮湿、局部热量不能散发,相贴的皮肤互相摩擦而引起局部充血、糜烂、表皮脱落,甚至渗液或化脓感染。宝宝经常会因疼痛而哭吵不安。

护理方法:

1.要保持褶缝处皮肤清洁干燥,肥胖婴儿要勤洗澡,浴后用细软布类将褶缝中水份吸干,扑上适量爽身粉使局部滑爽。要勤换尿布,保持腹股沟、会阴、大腿根部等处的干燥。爽身粉要注意避开女宝宝会阴部,可以用适合宝宝的护肤霜代替。

2.假使局部发现表皮脱落,可在短时间内涂搽2%~3%的龙胆紫溶液,范围一定要小。

3.一定保持宝宝的体重,不要认为胖婴儿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