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婴儿 > 保健

抓住宝宝视觉敏感期的对策

抓住宝宝视觉敏感期的对策

在对宝宝的视觉教育上面,应该如何抓住宝宝视觉敏感期,你有好对策吗?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解读孩子的视觉敏感期人有五感,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五感之中,视觉最先发育。事实上,在孩子还是胚胎时,眼睛的结构就已经构建完成,其视神经以及与视觉相关的中枢神经系统的联结通道也已经打通,这时只需要有一个必要的视觉刺激,使视觉神经通路形成回路,就能激活孩子的视觉能力。

孩子刚出生时,外界的光线会使其视觉被激活,这时的孩子具有对光的敏感性,会将眼睛朝向有光亮的地方。只不过这时他的视觉能力还并不发达,虽然会看向光源地,可一旦光源发生了运动,他的目光并不会追随其移动。

随着孩子一天天地成长,他的视觉能力不断地发展,尤其是对光的敏感性会日益增强。比如,有光从孩子眼前掠过,他会眯起眼睛;一旦光线突然加强,他还会下意识地闭上双眼;即便是在睡觉时,从暗处突然转移到亮处,或者突然在黑暗的屋子里打开灯,孩子也会作出反应。

可以说,孩子从一出生就进入了视觉敏感期,这个敏感期会一直持续到两岁半左右。这是孩子的第一个敏感期,也是他人生成长的第一个台阶,如果他能顺利地迈上这个台阶,他日后其他方面的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然而有的父母对此并不在意,他们认为,孩子一生下来就有视觉能力,根本用不着刻意去训练,到了一定时间他的视力自然就会有所发展。其实不然,如果我们在最一开始没有重视孩子视觉敏感期的保护与训练,也许就会给孩子造成终生遗憾。

美国哈佛大学的研究者们曾经对视觉敏感期进行过研究,他们发现一个一只眼睛患有先天性白内障的孩子尽管进行了白内障手术,可是他的那只病眼却依然什么也看不见。

为了找出他看不见的原因,研究者们进行了一次模拟实验。他们找来一只新生的小猫和一只成年猫,各蒙住它们的一只眼睛,人为制造一种失明状态。过了一段时间拿掉遮挡物后,成年猫经过短暂的调整,那只被蒙住的眼睛视力很快就恢复了;可是那只新生的小猫,尽管被蒙住的眼睛一切正常,却依然什么也看不见。

由此证明,孩子在早期的某个特定阶段,其视觉需要一定的环境刺激,也需要足够的训练,如果总是不用或者放任不管,那么他的视力就会出现“不用则退”的现象,而他的视觉能力也会受到永久性的损伤。

所以,在孩子出生后,我们要抓住他人生发展的第一个主要阶段,积极对他进行视觉训练,让他顺利度过视觉敏感期,这也是在为他未来能够有能力认识自己、认识世界打下良好的基础。

对于刚出生的孩子来说,黑白相间的地方比彩色气球更有吸引力,我们要有意识地激发孩子的视觉感知能力。

有一个孩子刚出生一个多月,就已经喜欢盯着一个地方看了。有一次,妈妈发现他一边吃奶一边盯着妈妈背后的墙壁。妈妈一开始以为孩子看的是背后墙壁上挂的五颜六色的小装饰画。

可她仔细观察,发现孩子的视线并不是画的方向,而是她的身后。后来,妈妈才发现,原来孩子看的是她映在墙壁上的影子,雪白的墙壁与发灰的影子形成了强烈的明暗对比,孩子对这个产生了强烈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