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婴儿 > 保健

孩子生病 试试中医传统疗法

孩子生病 试试中医传统疗法

很多人不知道,给宝宝治病也有许多不用吃药、打针的中医传统疗法。

河南省中医院儿科李玮主任医师介绍说,中医治疗小儿疾病有很多简、便、廉的方法,孩子易接受,父母也省心。我们来看看这些传统疗法都有哪些:

药浴

主要治疗小儿外感发热。它是借助药力和热力,通过皮肤、黏膜作用于机体,促使腠理疏松、气血流畅,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药浴的药液由中药配伍而成,包括柴胡、荆芥、青蒿、川芎等经皮肤吸收性良好的中药,具有疏风解表、发汗退热的作用。如果孩子高热,在服用退热药的同时进行药浴,会使药力发挥得更快。

家长也可以在家里用这样的方法:用艾叶60g(艾叶芳香,利于疏泄腠理),煎汤泡澡或泡脚,药液温度39℃~41℃,如果泡脚,药液以浸泡到足踝为度。每晚1次,每次10~20分钟。有的家长担心孩子正在发烧,不敢给孩子洗澡,怕再受凉,其实这是个误区,只要房间温暖,时间适宜,泡澡对退热治疗是很有好处的。

穴位贴敷

三伏天、三九天进行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主要针对孩子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等呼吸道疾病。中药贴敷是根据孩子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将调配好的中药用具有增强药物渗透作用的热性姜汁配出不同的药,选取不同的穴位进行贴敷。优点是药物不经胃肠道代谢,能有效保护孩子脆弱的脏腑,且治疗方便。对偏体寒的孩子,偏体热的孩子,哮喘、易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孩子,通过系统贴敷可以调节体质,增强抵抗力。贴敷时间需根据患儿年龄及皮肤耐受程度而定,每次贴敷0.5~2个小时。皮肤易过敏、有皮肤疾患的孩子不要用此法。

贴敷期间,注意不要让孩子积食,饮食要规律、清淡。如果天气太热也可开空调,但温度最好保持在28℃以上。在贴敷期间,出现皮肤轻微发红、起泡是正常现象,但需注意观察。如果水泡破溃,轻者可以自行涂抹百多邦之类的药膏,严重的要及时就医。1岁以下的孩子皮肤娇嫩,贴敷容易引起皮肤损伤,不建议采用此法。

耳压法

人的耳朵上穴位很多,可根据情况在耳处辨证取穴。先将耳廓皮肤用75%的酒精消毒,取0.4cm×0.4cm方形胶布,中心贴1粒王不留行籽,对准耳穴贴压,用手轻按压或轻揉片刻,刺激穴位,同样可达到增强免疫力,预防疾病的作用。

平时家长也可以轻揉孩子耳朵轮廓或耳垂。但耳穴按压不是专业的医生最好不要在家做,孩子耳皮薄,耳朵上穴位也多,如果有需要还是要到医院找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