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小儿夏季热 中医有优势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 “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床表现有长期发热、口渴、多尿、汗闭或少汗,因病发于夏季暑热之时故名。
对小儿“夏季热”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药。而用中药防治本病效果较好。本病病机属外感暑热,气阴两虚,治疗上宜用甘淡微寒之品,清暑益气养阴。脾失健运的,当健脾益气;挟湿者兼以化湿和中。忌苦寒直折,以防化燥伤阴;慎用温补,以防助热。临床常见证型有暑伤肺胃、暑湿中阻等,现就其治疗简述如下:
暑伤肺胃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神疲肢倦,烦渴喜冷饮,脉虚无力。治宜清热解暑,益气生津。
方用王氏清暑益气汤加减:西洋参9克,石斛9克,麦冬9克,黄连3克,竹叶6克,荷梗9克,知母9克,甘草3克,粳米9克,西瓜翠衣12克,水煎服。无汗或汗出不畅加薄荷、豆卷疏表清暑。胃热偏盛,烦渴引饮,身热面赤,舌苔黄燥,脉数无力者,用白虎汤合王氏清暑益气汤。
暑湿中阻型:主要表现为身热持续不退,汗出不畅,头重脘痞,烦渴饮冷,小便短黄,苔黄腻,脉濡数。此为热重湿轻,治宜清热祛暑,兼以化湿。
方用白虎加苍术汤加味:石膏30克,知母12克,炙甘草3克,粳米12克,苍术9克,藿香9克,佩兰6克,芦根12克。若身热持续,汗出不畅,胸闷纳差便溏,小便清长,苔白腻,为湿重热轻,治宜芳香化湿,理气和中,方用藿佩六一散加味。病久致脾胃虚弱者,加白术、党参、茯苓、葛根等健脾益气,和中化湿。
根据小儿“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的生理特点,本病属本虚标实,故治疗时须注重维护阴津阳气,顾护脾胃功能,即挟其他因素,仍当以此为原则。
相关文章
-
女子产假公司解散 产假福利有哪些现在的生活条件也是越来越好了,好多女性朋友们在上班期间怀孕,然后生宝宝的情况下,也可以选择休假的,这个时候也是有工资的,
-
手机辐射对孕妇的影响大吗女性在怀孕的时候真的是变得非常的谨慎,当然很多人对于手机几乎也是没有抵抗能力的,所以很多人都是经常玩手机之类的,可是在怀
-
手足口病或疱疹性咽峡炎,家长该如何护理?对于我们的身体而言,如果我们的手足口病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非常大的伤害的,出现了疱疹性的咽峡炎,这种疾病的话,我们家长应该
-
尿布疹怎么办 教你正确应对与护理在我们的身边刚出生的宝宝都会有一些尿布疹,这样的现象导致了我们宝宝的皮肤也是比较通红的症状,还有的时候会出现一个非常多的
-
女人准备怀孕前注意事项有哪些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的女性朋友们都想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小宝宝的,那么你知道我们的女要想怀孕的时候,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才能够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