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幼儿的安全是幼儿家长、幼儿园乃至全社会都普遍关心的问题。幼儿教师要通过各种安全教育手段,从小班开始不断增强幼儿的自我防护能力。
集中教育,正面引导。小班幼儿的记忆力和理解力还处于发展阶段,对他们进行简单说教不可取,因为孩子听后很快就会忘掉,很难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将安全知识作为游戏活动主题对幼儿进行集中教育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可经常组织开展安全教育角色游戏活动,让幼儿自己扮演角色,体验和寻找排除危险的办法,其内容可以涉及交通安全、用电安全、用水安全、安全自救知识、虫子飞进耳朵、鼻子进异物、眼睛有沙子、开水烫伤等方面。
鉴于小班幼儿的认知具有具体形象的特点,在集中教育活动中,我们可通过各种直观形式和多种渠道进行,如向幼儿展示有关安全知识的图片、让幼儿自己来认识和讨论其中的要害,从而认识到应该怎么样去做才是安全的。通过具体的事例,加上教师综合讲解等,让幼儿在多种感官作用下,吸取安全知识,留下深刻印象。同时,由于幼儿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弱,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宜采取正面引导。如果我们只是反复强调危险的不良后果,孩子反而会去模仿尝试。如果我们多举一些小朋友注意安全的例子,这些正面材料会引导幼儿正确理解安全知识,避免盲目模仿。
随机教育,及时提醒。安全教育不仅要在集体活动中集中进行,还需要在日常生活中随机进行,应渗透在幼儿的一日活动中。应结合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给予及时、合理的安全教育。记得在一次饭后活动中,有幼儿发现我们的花坛中有许多蜜蜂,许多幼儿都围过去看,几个胆子大的幼儿准备去抓蜜蜂。
这不正是很好的教育机会吗?于是,我说:“小蜜蜂在采花蜜,它的身上有刺,而且有毒,被它刺了会肿起一大块,而且会很疼的。”一个幼儿听了忙对想要抓蜜蜂的小朋友说:“不要抓,蜜蜂刺到你会很疼的,有毒的。”幼儿听了就躲开不抓了。后来看见小蜜蜂,就会有幼儿说:“不要抓蜜蜂,有毒的,刺到了会疼的。”因此,在幼儿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应适时、及时提醒幼儿,让幼儿巩固已有的知识并获得更深层次的认识,让安全意识逐渐在幼儿心里扎根。
实际演练。现代安全教育应该是集知识性、实用性于一体的全面教育。除了让幼儿了解一些必要的安全知识外,还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一些“实战训练”。例如:幼儿在了解火的用途和危害后,可以开展一些自救演习,如学习拨打“119”,说出自己的位置和火灾情况,演练学习简单应急措施(如有序撤离、蹲下抱头),等等。
在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中,我们不仅要教授给幼儿安全知识,不仅让幼儿知道哪里有危险,更应该让他们知道如何远离和征服危险,在征服危险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有效地保护自己。这才是真正的安全教育,这样才能使孩子的安全真正得到保障!
-
孕妇泡温泉要注意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皮肤出现瘙痒,这个时候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
-
如何缓解宝宝鼻塞症状呢小儿身体正处在全面生长发育阶段,所以此时的身体抵抗力是非常虚弱的,时常会在日常发生各种身体疾患,尤其是常见的鼻塞、打喷嚏
-
宝宝耳朵进水了 两种处理方法才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我们在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或者是宝宝游泳的时候,宝宝会出现耳朵进水的现象,那么对于宝宝耳朵进水,我们家长应该
-
哪些运动会损害孩子的健康平时一些孩子比较喜欢做一些运动,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动作,但是有一些动作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会严重威胁宝宝的一
-
儿童用药应该警惕哪些误区现在很多势力出现一些儿童因为吃错药,而出现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同服两种感冒药而出现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