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1个月宝宝的能力培养
10-11个月的婴儿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婴儿自我存在意识是通过照镜子获得的。这就是为什么从很小的时候,就让妈妈和宝宝玩照镜子游戏的原因之一。婴儿自我认识可分3个阶段。
第一阶段(意识妈妈阶段):4个月左右的婴儿,当妈妈抱着宝宝照镜子时,婴儿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反应,而对妈妈的镜像有比较强的反应,会对着妈妈的镜像微笑,咿呀咿呀发出欢快的叫声。
第二阶段(伙伴阶段):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注意镜子里的自己,但对自己的镜像反应是,把自己的镜像当作能和自己游戏的伙伴,婴儿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拍打,招手,欢笑,亲嘴等游戏动作。
第三阶段(自我意识阶段):快1岁的婴儿开始发现,镜子里婴儿的动作和自己的动作总是一样的,朦朦胧胧感到,镜子里的镜像可能就是自己。但是,还不能明确意识到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他自己。1岁以后的婴儿,才逐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镜像。
婴儿的记忆力
这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延迟记忆能力。对妈妈告诉的事情、物体的名称等,有了长时间的记忆能力,可记忆24小时以上,印象深的,可延迟记忆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开始,婴儿能够记忆,就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在玩中学习的意义就更大了。
婴儿的思维能力
这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最初的思维能力。所以和宝宝做游戏时,不再都是直观的游戏了,要适当增加能促使婴儿思维的游戏项目。
好奇心
婴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月的婴儿,好奇心进一步增强了:对新奇的事情和物品非常感兴趣;越是没有看过、不知道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摸的东西,宝宝越想摸;越是不让放到嘴里,宝宝越是想啃一啃;对熟悉的东西,很快就失去兴趣;再好玩的玩具,也不会玩很长时间;只要是没见过的,什么都好;玩过的,看也不想看一眼。所以,当妈妈认为宝宝开始淘气了,不好看护了的时候,就是婴儿好奇心大发展的时候。只要不是危险的事情,都要允许宝宝做,让宝宝摸。尽管不是食物,放到嘴里感受一下是什么味道,也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婴儿的探索精神,是认识世界的动力。父母可以利用婴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婴儿认识更多的事物。父母一定不要压抑、扼杀婴儿的好奇心。
育儿警示
非常可爱也非常容易养成坏习惯
快1岁的宝宝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宝宝大了,个性明显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这个时期,可能会让宝宝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如抓“小鸡鸡”;用哭要挟父母,达到目的;吸吮手指,恋自己的小毛巾被,不蹭着它就睡不着觉;打人;追着喂饭,边玩边吃饭,含着奶头睡觉等等。父母要帮助宝宝克服这些毛病,不要使其发展为不良习惯。
及时发现舌系带过短
宝宝进入了语言学习阶段,如果有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宝宝的发音,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舌系带过短,即宝宝把舌头伸出来时,舌尖很短,严重者成W形。
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转变
以前宝宝都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哺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开始有了主动的要求:
● 要自己动手干事情了;
● 要求父母做什么了;
● 自己拿勺吃饭,下手抓饭;
● 自己选择玩具玩;
● 指着门,要妈妈带到外面去玩;
● 不想吃的就吐出来, 扭过头去, 不张开嘴;
● 递给他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去接,或者推开,或者接过来扔掉;
● 喜欢的东西,要想从手里要过来,也难了,硬抢,可能会大哭以示不满;
● 动辄会大哭表示不满;
● 不喜欢妈妈领着走,要自己走,尽管摔倒了,爬起来会接着走。
注重点滴培养
父母要学会尊重宝宝的爱好,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鼓励宝宝自己动手,给宝宝自己锻炼的机会,让宝宝从小养成克服困难和顽强的毅力,如果一摔倒了,父母马上就把宝宝扶起来,就会削弱宝宝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举动,培养宝宝就是从点滴开始的。
第一阶段(意识妈妈阶段):4个月左右的婴儿,当妈妈抱着宝宝照镜子时,婴儿对自己并没有什么反应,而对妈妈的镜像有比较强的反应,会对着妈妈的镜像微笑,咿呀咿呀发出欢快的叫声。
第二阶段(伙伴阶段):6个月左右的婴儿,开始注意镜子里的自己,但对自己的镜像反应是,把自己的镜像当作能和自己游戏的伙伴,婴儿会对着镜子里的自己拍打,招手,欢笑,亲嘴等游戏动作。
第三阶段(自我意识阶段):快1岁的婴儿开始发现,镜子里婴儿的动作和自己的动作总是一样的,朦朦胧胧感到,镜子里的镜像可能就是自己。但是,还不能明确意识到镜子里的镜像就是他自己。1岁以后的婴儿,才逐渐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镜像。
婴儿的记忆力
这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延迟记忆能力。对妈妈告诉的事情、物体的名称等,有了长时间的记忆能力,可记忆24小时以上,印象深的,可延迟记忆几天,甚至更长时间。这是对婴儿进行早期教育的开始,婴儿能够记忆,就能够学习更多的知识,在玩中学习的意义就更大了。
婴儿的思维能力
这个月的婴儿开始有了最初的思维能力。所以和宝宝做游戏时,不再都是直观的游戏了,要适当增加能促使婴儿思维的游戏项目。
好奇心
婴儿具有很强的好奇心。这个月的婴儿,好奇心进一步增强了:对新奇的事情和物品非常感兴趣;越是没有看过、不知道的东西越是感兴趣;越是不让摸的东西,宝宝越想摸;越是不让放到嘴里,宝宝越是想啃一啃;对熟悉的东西,很快就失去兴趣;再好玩的玩具,也不会玩很长时间;只要是没见过的,什么都好;玩过的,看也不想看一眼。所以,当妈妈认为宝宝开始淘气了,不好看护了的时候,就是婴儿好奇心大发展的时候。只要不是危险的事情,都要允许宝宝做,让宝宝摸。尽管不是食物,放到嘴里感受一下是什么味道,也是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婴儿的探索精神,是认识世界的动力。父母可以利用婴儿强烈的好奇心,教婴儿认识更多的事物。父母一定不要压抑、扼杀婴儿的好奇心。
育儿警示
非常可爱也非常容易养成坏习惯
快1岁的宝宝是非常惹人喜爱的,宝宝大了,个性明显了,开始有了自己的主见,想按自己的意愿做事。这个时期,可能会让宝宝养成某种不良习惯,如抓“小鸡鸡”;用哭要挟父母,达到目的;吸吮手指,恋自己的小毛巾被,不蹭着它就睡不着觉;打人;追着喂饭,边玩边吃饭,含着奶头睡觉等等。父母要帮助宝宝克服这些毛病,不要使其发展为不良习惯。
及时发现舌系带过短
宝宝进入了语言学习阶段,如果有舌系带过短,会影响宝宝的发音,要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舌系带过短,即宝宝把舌头伸出来时,舌尖很短,严重者成W形。
被动接受向主动要求转变
以前宝宝都是被动地接受父母的哺育,随着年龄的增长,宝宝开始有了主动的要求:
● 要自己动手干事情了;
● 要求父母做什么了;
● 自己拿勺吃饭,下手抓饭;
● 自己选择玩具玩;
● 指着门,要妈妈带到外面去玩;
● 不想吃的就吐出来, 扭过头去, 不张开嘴;
● 递给他不喜欢的东西,或者不去接,或者推开,或者接过来扔掉;
● 喜欢的东西,要想从手里要过来,也难了,硬抢,可能会大哭以示不满;
● 动辄会大哭表示不满;
● 不喜欢妈妈领着走,要自己走,尽管摔倒了,爬起来会接着走。
注重点滴培养
父母要学会尊重宝宝的爱好,满足宝宝的合理要求,鼓励宝宝自己动手,给宝宝自己锻炼的机会,让宝宝从小养成克服困难和顽强的毅力,如果一摔倒了,父母马上就把宝宝扶起来,就会削弱宝宝克服困难的决心和毅力。不要小看这一小小的举动,培养宝宝就是从点滴开始的。
相关文章
-
孕妇泡温泉要注意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皮肤出现瘙痒,这个时候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
-
如何缓解宝宝鼻塞症状呢小儿身体正处在全面生长发育阶段,所以此时的身体抵抗力是非常虚弱的,时常会在日常发生各种身体疾患,尤其是常见的鼻塞、打喷嚏
-
宝宝耳朵进水了 两种处理方法才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我们在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或者是宝宝游泳的时候,宝宝会出现耳朵进水的现象,那么对于宝宝耳朵进水,我们家长应该
-
哪些运动会损害孩子的健康平时一些孩子比较喜欢做一些运动,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动作,但是有一些动作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会严重威胁宝宝的一
-
儿童用药应该警惕哪些误区现在很多势力出现一些儿童因为吃错药,而出现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同服两种感冒药而出现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