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专家解读儿童心理疾病
在孩子有着强健体魄的同时,又能拥有一颗一尘不染的美丽心灵,这是天下父母的希望。在六一儿童节这个特殊的日子,《健康周刊》联合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儿科采写了几个与儿童心理疾患相关的案例,该院儿科唐洪丽教授提醒家长,一个人的心理健康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需要从小注重培养,作为家长不仅要关注孩子的体格发育、营养状况、身体疾病和智力水平等,更应该了解一些儿童早期心理疾病的症状,掌握一些辨识的方法,有效地帮助孩子心理转归。
孩子是内向还是自闭
案例一:8岁男孩铭铭被爷爷带到医院就诊。爷爷说,孩子出生后不会对亲人微笑,抱他时不知道主动伸手。对父母亲并不亲密,有时就像陌生人,但是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不会胆小地躲起来,好像与他无关。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他不合群,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一些简单的游戏也做不好,常常成为小朋友嘲笑的对象。前段时间,卧室里挂了新窗帘,孩子特别恐慌,常常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
诊断:唐洪丽教授发现,与铭铭对视时,他的眼睛不敢正视,而且说话口齿不清,理解能力较差,对一些复杂句子无法明白,小手动个不停,不断地重复扣扣子的动作。专家经过仔细综合评定,最后诊断为孤独自闭症。
专家指出,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就有一些异常举动,性格存在缺陷,但是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缺乏相关知识,仅仅将它当做是性格内向,长大后自然就会好。有的家长则碍于面子,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孩子行为异常,性格怪癖,常常打骂孩子,有的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结果使孩子原本就有病的心理受到伤害,导致病情恶化。
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唐洪丽教授说,儿童自闭症有四点症状要引起重视。1、不会对亲人微笑,不会主动伸手被抱。2、社交困难,不敢与人对视交流,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摸索,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
7岁女孩患儿童焦虑症
案例二:7岁的朵朵,从小一到陌生的地方,就会拼命哭闹。现在到了陌生的地方,仍然心理恐慌。前段时间考试不理想,父母严厉地训斥了她,朵朵就变得不愿意说话,甚至不愿意上学,说同学会嘲笑她。最近妈妈因为出差没有陪朵朵睡觉,朵朵出现了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症状。房间一黑,就不敢一个人走,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并出现夜间遗尿。
诊断:经过诊断,专家发现朵朵患上了儿童焦虑症,并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的症状。唐洪丽教授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于学龄儿童,以女孩最为多见。儿童焦虑症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朵朵本身素质就比较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较强,容易紧张、多虑。而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孩子简单粗暴,教育方法不当,所以才会导致朵朵失眠、出现焦虑疾患。临床上往往都是出现严重焦虑症状,并有躯体化表现时,这些孩子才被父母送来就诊。轻度焦虑症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家庭协助转归,但是严重焦虑症危害较大,它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诱发抑郁、自卑等心理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焦虑症有五种分类
专家指出儿童焦虑症有五种分类:1、素质性焦虑。儿童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2、境遇性焦虑。对突发事件,儿童的心理难以承受。3、分离性焦虑。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4、期待性焦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5、环境性焦虑。有的家庭离异、不和睦,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产生胆小、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
儿童心理问题防重于治
儿童心理问题预防重于治疗。唐洪丽教授建议,一方面父母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好奇、喜欢模仿、创新思维的特点应给予理解。经常将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与同龄的孩子对比。另一方面,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力求一致,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不应有求必应,而应从小培养儿童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由心理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达到治疗目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
孩子是内向还是自闭
案例一:8岁男孩铭铭被爷爷带到医院就诊。爷爷说,孩子出生后不会对亲人微笑,抱他时不知道主动伸手。对父母亲并不亲密,有时就像陌生人,但是家里来了客人,他也不会胆小地躲起来,好像与他无关。上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他不合群,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一些简单的游戏也做不好,常常成为小朋友嘲笑的对象。前段时间,卧室里挂了新窗帘,孩子特别恐慌,常常一个人蜷缩在角落里。
诊断:唐洪丽教授发现,与铭铭对视时,他的眼睛不敢正视,而且说话口齿不清,理解能力较差,对一些复杂句子无法明白,小手动个不停,不断地重复扣扣子的动作。专家经过仔细综合评定,最后诊断为孤独自闭症。
专家指出,这样的孩子出生后就有一些异常举动,性格存在缺陷,但是家长由于工作忙碌,缺乏相关知识,仅仅将它当做是性格内向,长大后自然就会好。有的家长则碍于面子,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孩子行为异常,性格怪癖,常常打骂孩子,有的甚至把孩子锁在家里,结果使孩子原本就有病的心理受到伤害,导致病情恶化。
自闭症有哪些症状
唐洪丽教授说,儿童自闭症有四点症状要引起重视。1、不会对亲人微笑,不会主动伸手被抱。2、社交困难,不敢与人对视交流,很少与小朋友一起玩耍。3、语言发育迟缓,对语言的理解表达能力低下。缺乏想象力和社会性模拟,不能像正常儿童一样用玩具“做饭”、“开火车”、“造房子”。4、仪式性和强迫性行为。由于缺乏变化与想象力,患儿常常坚持重复刻板的游戏模式,如反复摸索,总要玩弄自己的脚趾,对自己房间的任何变化都表示反对和不安。
7岁女孩患儿童焦虑症
案例二:7岁的朵朵,从小一到陌生的地方,就会拼命哭闹。现在到了陌生的地方,仍然心理恐慌。前段时间考试不理想,父母严厉地训斥了她,朵朵就变得不愿意说话,甚至不愿意上学,说同学会嘲笑她。最近妈妈因为出差没有陪朵朵睡觉,朵朵出现了食欲不振、心跳、气促、出汗、尿频、头痛等症状。房间一黑,就不敢一个人走,晚上睡不好觉,经常做噩梦,并出现夜间遗尿。
诊断:经过诊断,专家发现朵朵患上了儿童焦虑症,并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的症状。唐洪丽教授指出,儿童焦虑症常见于学龄儿童,以女孩最为多见。儿童焦虑症与先天素质和后天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朵朵本身素质就比较敏感,自信心不足,自尊心较强,容易紧张、多虑。而家长却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对孩子简单粗暴,教育方法不当,所以才会导致朵朵失眠、出现焦虑疾患。临床上往往都是出现严重焦虑症状,并有躯体化表现时,这些孩子才被父母送来就诊。轻度焦虑症可以通过早期干预,家庭协助转归,但是严重焦虑症危害较大,它会影响儿童的智力发展,诱发抑郁、自卑等心理疾病,需要综合治疗。
焦虑症有五种分类
专家指出儿童焦虑症有五种分类:1、素质性焦虑。儿童对外界细微的变化过于敏感。2、境遇性焦虑。对突发事件,儿童的心理难以承受。3、分离性焦虑。当孩子与亲属特别是父母分离时,会出现明显的焦虑情绪。4、期待性焦虑。家长对孩子期望过高,孩子怕达不到家长预期的要求,担心受到父母的责备而焦虑不安。5、环境性焦虑。有的家庭离异、不和睦,孩子生活在矛盾重重的环境中,产生胆小、不合群、易紧张等焦虑现象。
儿童心理问题防重于治
儿童心理问题预防重于治疗。唐洪丽教授建议,一方面父母要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对他们好奇、喜欢模仿、创新思维的特点应给予理解。经常将孩子的心理特点、行为方式与同龄的孩子对比。另一方面,父母还要给孩子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科学的家庭教育。在教育子女的态度上力求一致,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在家庭教育中,对儿童不应有求必应,而应从小培养儿童面对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当发现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时,要及时到医院治疗。由心理医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调整,达到治疗目的。对儿童心理问题的治疗,常用的方法有行为治疗、认知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感觉统合治疗等,在治疗过程中,家长的配合必不可少。
相关文章
-
孕妇泡温泉要注意什么我们都知道在怀孕的时候很多人都感觉皮肤出现瘙痒,这个时候应该要多注意自己的个人卫生习惯才可以的,那么很多人都会习惯性的去
-
如何缓解宝宝鼻塞症状呢小儿身体正处在全面生长发育阶段,所以此时的身体抵抗力是非常虚弱的,时常会在日常发生各种身体疾患,尤其是常见的鼻塞、打喷嚏
-
宝宝耳朵进水了 两种处理方法才是正确的有的时候,我们在给宝宝洗澡洗头的时候,或者是宝宝游泳的时候,宝宝会出现耳朵进水的现象,那么对于宝宝耳朵进水,我们家长应该
-
哪些运动会损害孩子的健康平时一些孩子比较喜欢做一些运动,比如一些道理,或者是一些其他的动作,但是有一些动作对身体是非常不好的,会严重威胁宝宝的一
-
儿童用药应该警惕哪些误区现在很多势力出现一些儿童因为吃错药,而出现死亡的现象,特别是在同服两种感冒药而出现死亡率是非常高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在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