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3岁前最需要父母陪伴
随着宝宝的成长,他们的性格和各种行为能力在逐渐的完善的阶段。孩子3岁前正是各种能力和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时期孩子慢慢地接触新鲜的事物,来认识这个世界,认识自我。在孩子的成长中,爸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在宝宝懵懂的时候教他知识,陪伴他进步、成长。
俗语说“三岁定八十”。在孩子在3岁以前,是孩子对他所生存的环境的认知能力,体能,社交,语言,个性等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建立父母和宝宝之间特殊的交流体系的过程中,花大量的时间陪伴宝宝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如果条件允许的话,还是不要把3岁前的孩子放到幼儿园,或者交由老人、保姆全权照顾。
1、3岁前最好把孩子留在身边
白天家长工作繁忙,将孩子托给幼儿园或者家里老人照顾也是无可奈何之举。但是3岁前是孩子性格、行为习惯培养的关键时期,家长角色的缺失不但不利于孩子的启蒙教育,对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也有消极影响。
在孩子的眼睛里,爸爸如山一般雄伟,妈妈似海一般温暖,爸爸妈妈是无可替代的。3岁前孩子需要感知到父母的爱,获得安全感。即使工作再忙,爸妈每天也应该保证两个小时以上的时间和宝宝呆在一起,聊聊天、做做游戏,参与孩子每个阶段的成长,不错过与孩子快乐的每个时刻,这你和孩子最最珍贵的财富。
2、妈妈篇:宝宝两三个月能认出妈妈
宝宝在两三个月时,就能感知到“妈妈”与别人不一样;七八个月大的宝宝就能表现出对妈妈的依恋,表现出“认生”。宝宝虽然对外界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也需要安全感和妈妈的保护。由于孕期、母乳的关系,会对妈妈有更多的依恋,这阶段的宝宝眼睛里就只有妈妈,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这是宝宝让自己变得安全的共生幻想,孩子潜意识中认为,妈妈就是“保护神”,对妈妈有很强的依赖感。
妈妈可以这样做:
妈妈是第一个“好朋友”。妈妈这个“好朋友”角色是非常重要呢,妈妈给予宝宝更多的关爱和安全感,是宝宝发展社交能力的重要力量来源哦!在孩子睡觉前和他讲个床头故事,给他最温柔的抚摸、亲吻,道声晚安。宝宝时刻感受着妈妈的温柔和爱,有了这一份安全感,宝宝才能更好地去面对外部世界,建立更多良好的人际关系。
安抚孩子分离焦虑。3岁前妈妈还是尽可能地在孩子身边照顾她,给他最大的安全感。但是妈妈白天确实有工作,那就需要做好孩子分离焦虑的心理抚慰,让他明白这些分离是短暂的,告诉他你很快就会回来和他玩。让他知道,妈妈一直都在他身边。
下班抱抱孩子。下班回来,有时候妈妈真的很想立刻倒在沙发上。但,你绝不想给孩子留下一个疲惫、迟钝,甚至对他漠视的印象吧。进家门前打起点精神,一边喊着孩子名字一边进门。孩子出来迎接妈妈的话,妈妈要捏捏孩子的脸蛋,抱抱他,大声地夸赞他,让他体会到妈妈的存在。
-
孕妇心理压力形成原因有哪几点我们都知道,孕妈妈们在孕期和生产后是很容易产生心理压力的。而心理压力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只有弄清楚了形成原因,
-
孕妇早期的心理变化当孕妇认识到自己怀孕不仅仅是一种可能,而是事实时,孕妇会产生明显的心理变化。首先,孕妇的注意逐渐从外部转向为内部。在妊娠
-
30多岁是怀孕的最佳年龄吗?许多人认为30多岁正是做母亲的适中年龄段。你的职业和夫妻关系多半更稳定,这会为你成长中的家庭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成为父母之前
-
9种食材宝宝成长发育离不开通过父母悉心的照顾和呵护我们可以帮助宝宝健康地成长发育,除了保证宝宝的身体健康以外,相信不少的父母都希望了解一些关于促进
-
找到深层原因 更好的处理孩子的哭泣孩子哭泣的时候,我们做家长的一定要学会安慰孩子。孩子哭泣很可能是自己情绪的一种表达,对待孩子的哭泣,最忌讳的是让孩子憋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