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晚期如何有效地预防早产呢?

孕晚期如何有效地预防早产呢?

早产的发生率为5%~15%,有15%的早产儿于新生儿期死亡。除致死性畸形外,75%以上的围产儿死亡与早产有关。近年来,虽然我国的围产保健工作和产科干预措施得到加强,但早产的发病率却未见明显降低。因此,探索现代生活条件下早产的发病原因,对于降低我国的婴儿死亡率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极为重要。如何有效地预防早产呢?

早产的定义

所谓早产,就是怀孕的女性不到足月就分娩了,确切地说,即指怀孕20周以上未满37周的生产。由于早产月份的不同,胎儿出生的体重及生活力亦有很大的差异。早产的月份越小,胎儿的体重就越轻,生活力也就越弱,反之则越强。

早产是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特别是月份小的早产儿。因此预防早产是降低围生儿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此外,以目前的医疗设备及技术来说,至少要到怀孕周数25~26周时,宝宝才能脱离母体而存活。而早产比流产复杂的一点,就是它牵涉到宝宝的存活以及未来是否能健康的生长发育。

早产发生的原因

若经由医生诊断出有早产危险因子的准妈妈,都需要特别注意孕期的状况。但也有很多早产的准妈妈在怀孕期间是检查不出来有任何的危险因子的,尤其是第一次怀孕的准妈妈。

因此,每一位准妈妈在面临有早产的症兆时,都应该及时就医,以避免早产给宝宝带来的危险。由此可知,容易引起早产的危险因子有很多,如:

1、前胎曾经有早产经验者

2、子宫发生的问题

如多胞胎妊娠、羊水过多者、前胎有子宫颈闭锁不全的现象或子宫颈曾接受过手术者、此次怀孕中曾接受腹部手术者、怀孕12周后的阴道出血。

3、胎儿或母体有疾病

胎儿有先天疾病或受感染或是母亲本身有急性疾病感染及发烧的情形,则容易引起早产收缩、子宫结构异常,如双子宫或双角子宫、高血压或合并蛋白尿与水肿为妊娠毒血症者、早期破水等。

4、压力过大

生活压力增大导致的休息不够、情绪波动或精神过度紧张也易致早产。另外孕妇吸烟和过度饮酒、高龄产妇逐年增多也与早产密切相关。失业、亲人亡故、离婚等重大生活事件也与早产关系密切。助孕技术特别是试管婴儿的发展使多胞胎出生率增加,而多胞胎多数是早产的。孕妇在妊娠期遇到某些不良因素,引起胎膜早破、子宫收缩直至早产等一系列反应。

5、阴道出血

子宫可能因为胎盘分离而导致出血。出血会触发血液中数种蛋白质的释出,因此刺激子宫收缩。

6、子宫过度伸张

子宫或因为怀有多胞胎而过度伸张,过多的羊水或是子宫、胎盘的异常,都会导致化学物质的释出而刺激子宫收缩。

孕期过多地刺激孕妇的乳房、乳头,乳房、乳头会充血兴奋,容易引起子宫收缩,如果捏挤乳房及乳头,子宫收缩可能会更加明显。当然短暂性的刺激引起子宫收缩从而造成早产的可能性很小,在正常的性爱中如果不是刻意而持续长时间地刺激乳头,不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如果长时间、反复多次、粗暴地刺激乳头,尤其是在怀孕早期或晚期,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从而造成流产或早产。

7、孕妇劳累多造成早产

准妈妈要随时找时间休息,不要让自己处于太劳累的状态,现代人工作忙碌,压力大,甚至经常加班熬夜,有很多的早产都是因为孕妇劳累所致,随时注意自已的身体状况,有任何不适要尽快就医。

因为有七、八成的早产是不明原因的,一旦发现子宫有不正常的收缩,要立即卧床休息,如果休息没有用,子宫还是不正常的收缩,甚至到每十分钟收缩一次,就要赶快到医院,由医生采取必要的措施,包括吃药安胎或是打点滴等。

8、准妈妈坐浴容易导致早产

孕妇沐浴时应该采取立位,不要坐在浴盆里洗澡,避免热水浸没腹部。因为,妇女怀孕后机体的内分泌功能发生了多方面的改变,阴道内具有灭菌作用的酸性分泌物减少,体内的自然防御机能降低,此时如果坐浴,水中的细菌、病毒极易进入阴道、子宫,导致阴道炎、输卵管炎等,或引起尿路感染,使孕妇出现畏寒、高热、腹痛等症状,这样势必增加孕期用药的机会,也给畸胎、早产创造了条件。

预防早产最重要

早产儿面临的问题及生存挣扎比一般足月的宝宝更多,刚出生时是生存问题,主要是呼吸、心跳及水分的维持,还有营养的吸收等。

如果能够度过难关,独立生存,未来在成长的路上可能必须面临长期的后遗症,如肺部慢性疾病,脑部受损造成的肢体障碍、发育迟缓,眼睛也会出现视网膜的病变,这些对妈妈来说都是长期的负担,不但在照顾上要花费更多时间,看着孩子受苦,在精神上也有很大的压力。

唯有通过正确的知识与主动的观察,才能早期发现早产的征兆,然后进行以下的早期防范与治疗措施,众妈妈叫你如何预防早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