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生儿 > 护理

新生儿脐带消毒的方法都有哪些

新生儿脐带消毒的方法都有哪些

对于刚出生的宝宝,我们一定要注意很好地进行呵护,尤其是脐带的护理方式,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新生儿脐带的护理,而且要注意消毒方法,并且在日常生活当中,大家需要注意保持干燥性,同时也要注意全面的进行调节,避免出现炎症,那么给新生儿脐带消毒的方法都有哪些?

脐带未脱落以前,需保持局部清洁干燥,特别是尿布不要盖到脐部,以免排尿后湿到脐部创面。要经常检查有无渗血,如果出现渗血,则需要重新结扎止血,若无渗血,只要每天用75%的酒精棉签轻拭脐带根部,即可等待其自然脱落。

脐带脱落后脐窝内常常会有少量渗出液,家长们不要紧张,每天沐浴后进行常规脐带消毒就可以了。如果脐窝有脓性分泌,其周围皮肤有红、肿、热、且小儿出现厌食、呕吐、发热或体温不升(肛表温度低于35℃),提示有脐炎,应立即去医院诊治。

那么新生儿沐浴后如何给肚脐消毒呢?首先要做准备用物,棉签数支、75%的酒精一瓶。然后彻底洗净双手,在帮宝宝做护理之前,必须以香皂搓洗手腕至指尖约20秒,才可达到杀菌的功效。取棉签一支,用75%的酒精蘸湿(要完全浸湿效果才好),用手拉起宝宝的脐带,让其露出根部(经常提拉宝宝的脐带可以加速断裂)然后依序由脐带根部到上方擦拭一遍,最后扩至脐部周围皮肤。同法消毒两遍。如果宝宝有肚脐干燥状况良好,则完成前三个步骤后包上尿布即可。但若是宝宝的脐部有感染的现象,出现发臭或是不明分泌物时,则应请医生诊治。

新生儿脐带出现什么问题要就医

正常情况下,新生宝宝的脐带会在出生两周内脱落。但是,宝宝的脐也会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诊治。

1.脐疝。

脐部有一圆形或半圆形肿物,哭时增大,安静时恢复,手指探入可触到根茎部的边缘。这是脐部的腹直肌鞘未合拢,腹压增高时,腹膜、肠管等由此部位向外突起所致。小的脐疝在1岁以后会自愈,或用胶布加压法固定,大的脐疝需2~4岁后进行手术治疗。

2.脐湿疹。

因过敏因素引起肚脐及周围皮肤的皮疹,表现为丘疹、糜烂、渗出及脱屑等。可以用1%~4%硼酸液外洗、涂氧化锌油等方式治疗。

3.脐茸。

脐带脱落后,创面有红色、表面光滑湿润像黏膜样的肿物,很像小息肉,有少量分泌物,称脐茸。脐茸与肉芽肿不同,它是肠黏膜组织,为胚胎时期卵黄管的残留物。脐茸的治疗方法与肉芽肿相同。

4.脐瘘。

脐带脱落后,脐正中有黏膜样物,中心有孔,有肠内物流出,并带有臭味,周围皮肤发生糜烂。此为胚胎时卵黄管与脐部相通,卵黄管未闭合残留所致,需住院切除治疗。

大家需要注意这些问题,而且一旦出现问题之后,必须要注意看医生,避免影响到孩子的生活,尤其是脐带出现了严重时还会造成发炎,平时大家需要注意护理方法,剪断之后,应该注意及时的进行消毒,而且,要每天进行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