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肠套叠的原因及预防措施
肠套叠是婴幼儿常见的疾病之一,严重威胁宝宝的健康,情况严重的还需要进行手术治疗。那么新生儿肠套叠是怎么回事呢?是哪些原因导致了肠套叠的发生呢?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新生儿肠套叠的原因及护理方法!
新生儿肠套叠的原因:
1、饮食改变和辅食刺激。婴幼儿期为肠蠕动节律处于较大变化时期,易发生肠蠕动紊乱,且外界引起肠套叠的因素较多,如增添辅食或食物性质、环境、气温的改变,肠管本身疾病如肠炎等诱发肠蠕动紊乱而引起肠套叠。
2、局部解剖因素。婴幼儿回盲部较游动,回盲瓣呈唇样凸入盲肠,当回肠蠕动发生异常时,即可牵拉肠壁形成套叠。
3、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引起回盲部集合淋巴结肿大因素:小儿腺病毒或轮状病毒感染后,可引起末端回肠集合淋巴结增生,局部肠壁增厚,甚至形成肿物向肠腔突起构成套叠起点,加之肠道受病毒感染或其他原因刺激,蠕动增强,导致发病。
4、免疫反应不平衡因素。原发性肠套叠多发生于1岁以内,恰为机体免疫功能不完善时期,肠壁局部免疫功能易破坏,蠕动紊乱而诱发肠套叠。继发性肠套叠多因肠壁或肠腔内器质性病变,如肠息肉、肿瘤、肠壁血肿、梅克尔憩室、肠囊肿翻入肠腔,牵带肠壁作为起点而引起肠套叠,发病率约占2%~5%。
预防新生儿肠套叠主要在于合理喂养宝宝,具体如下:
1、添加辅食必须遵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能操之过急。添加一种新食品必须等前一种食品适应后再添加另一种,一般需要5-7天的适应期,不能同时添加几种新食物。
2、添加食物的量,应从少量开始,逐渐增加,如喂食蛋黄可先试喂1/4个,3-5天适应后增至1/2个,1-2周后增至1个。
3、食物应从稀到稠,如先喂米汤后给米糊、米粥。从流汁、厚流汁、半流食到半固体流食,进而到固体食物,如从稀饭、稠粥到软饭。
4、食物性质从细到粗,先菜汁、细菜泥,至粗菜泥、碎菜和煮烂的蔬菜。
5、炎热的夏季或婴儿身体不适时不宜添加新的辅食,此时的婴儿食欲下降,适应能力较差,要根据婴儿的具体情况添加辅食。
肠套叠可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很多的家长不知道引发肠套叠的原因,以上为大家介绍了导致新生儿肠套叠的原因,也为大家介绍了预防出土的的方法,希望给家长们带来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