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新生儿 > 护理

包裹宝宝的正确方法

包裹宝宝的正确方法

包裹宝宝看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包的太严实了,就限制了宝宝的四肢活动;包的太松了,又起不到保暖效果,而且妈妈抱起来也不方便。那么到底该如何包呢?

这样做:

在把宝宝裹起来之前,你要先确认宝宝不饿,也没有尿湿。然后把一块轻柔的棉毯铺开,把上角向下折大约15厘米。把宝宝仰面放在棉毯上,头放在折角的位置 上,把宝宝左手位置的一角拉向身体右侧,边缘从他的右胳膊处塞到身下。把棉毯的下角拉到宝宝下巴的位置,然后把宝宝右手位置的一角拉向身体左侧,边缘塞到 身下。有些宝宝喜欢把手放在外面,如果你的宝宝就是这样,你可以从腋窝处把他包裹起来。

要注意不要盖住宝宝的脸和头部,而且房间里的温度不是很高,不然的话,宝宝会太热。包裹起来的宝宝一般就不需要再盖毯子了。

满月后的宝宝,一般不需要在包裹了,因为小小的包被会阻碍TA身体的快速成长。

包裹太严实影响宝宝四肢发育

很多人在包裹宝宝时,都有一个误区。认为棉花被子是柔软的,不可能夹到宝宝,所以就常常把宝宝裹成个粽子,包的严严实实的。其实这样是很错误的,因为这使得宝宝的四肢不能自主的伸展和活动。

此外,我国民间有一个传统习惯,在孩子睡觉时,用布把孩子的两条腿拉直捆好,认为这样可以避免以后长成O型腿(罗圈腿)。其实这种做法限制了孩子在睡眠 时的自如动作,固定的姿势使小儿的肌肉处于紧张状态,孩子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实际上O型腿是小儿“缺钙”导致骨骼软化造成的,是佝偻病的一种表现,不是捆 绑可以预防的。其实1岁以内的小儿两条腿都不太直,这是正常生理现象。一般要等小儿会走以后,才会逐渐变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