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蜡烛包好吗
什么是“蜡烛包”?给宝宝蜡烛包到底好不好?其实现在科学认为,这种蜡烛包是不适合孩子发展的,不提倡,来看看月子里怎么包孩子才好呢?
蜡烛包到底好不好?
这种包裹方法,固然保暖较好,但现在的家庭已不存在取暖问题,只要室内温度保持在20℃左右,就不必给宝宝包裹得太厚太严。“蜡烛包”严重违背了宝宝生理和心理发育的特点,
现代科学认为:
1、宝宝出现罗圈腿现象,是由于缺钙造成的,是佝偻病的症状,不是捆绑可以预防的。
2、在新生儿期上下肢的活动对小儿发育至关重要,包“蜡烛包”,限制了宝宝四肢的自主运动,固定的姿势使肌肉处于紧张状态,不利于肌肉的发育,同时神经得不到有效的刺激,影响了大脑的发育。
3、包得过紧还会抑制宝宝的呼吸及胸廓的发育,也不利于宝宝皮肤的散热。在炎热的夏季容易捂出痱子,发生皮肤糜烂感染。
包孩子的小妙招
传统的“蜡烛包”式,把宝宝的状态强迫成“1”字型,其实新生宝宝的自然体位应当是两上肢与躯干呈“w”形,腹部膨隆,两下肢与臀部呈“M”形,其活动度为120~140度。这种自然体位是适合新生宝宝的活动和正常生长发育的。
对于那些在胎内髋关节发育得不好的新生宝宝,用“蜡烛包”还会造成髋脱位,这种病无苦楚,往往早期很少发现,只有当儿童开始独立走路时,才发现步态异常,但治疗起来已经比较麻烦了。因此,要废除传统的包裹方法,使新生宝宝保持自然体位。正确包宝宝的方法如下:
用包单从宝宝的腋下包住身体,将宝宝的双上肢放在包单外面,包在包单里面的双下肢应处于自然放松弯曲状态,不要包得太紧。现在绝大多数家庭都采用婴儿睡袋,可以让孩子穿上小上衣,然后放在睡袋里,既不用担心弄散包被,导致着凉感冒,又有利于孩子活动。
照顾宝宝不要偏听偏信一些民间偏方,这种偏方一般都是毫无科学根据的,很容易影响宝宝身体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