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出现逆反心理 你该怎么办?
孩子的逆反心理是怎样的一种行为呢?具体表现在,你叫孩子往东,他却偏偏往西。几乎是要和家长对着干。这样的行为称为逆反行为。那当孩子出现逆反心理时,家长该怎么办呢?
由于三四岁的幼儿自我意识的发展,他们有越来越大的主观能动性,对成人的指挥和安排表现出更大的选择性。因此常常表现出任性,不听话,你叫他这样,他非不这样,开始“闹独立”。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是一种心理特点,不必奇怪。
如果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方式上不恰当,可能加剧逆反心理的现象,诸如:
1.家长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管教孩子时往往是不许这样不许那样;有的父母望子成龙心切,要孩子学这学那,如果孩子不感兴趣,不想学,父母就摆出一副长辈的架势,于是容易产生与孩子情绪上的对立。
2.唠叨式的教育方式:有的父母喜欢整天对孩子唠唠叨叨,这个要这么做,那个要那么做;这也不对那也不是,总是没完没了地嘀咕,这种“敲木鱼”式的教育最终导致孩子厌烦而产生逆反心理。
3.漠不关心的教育方式:幼儿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很强,什么都要问个明白探个究竟,这里摸摸那里碰碰,有时电插座、煤气开关也是他们探究的对象,一点不懂其危险性,有时好好的玩具也要拆开来看看,甚至会损坏贵重的家用电器。如果此时父母仅是简单、粗暴地说不许或不予理睬,就会引起孩子的不满而产生逆反心理。做父母的应尊重幼儿心理发育的规律,掌握幼儿心理学知识,改进自己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和态度。
首先要尊重孩子、信任孩子,把他当作朋友平等对待,如果不是唠叨就是打骂,孩子必然把你的话当耳旁风,心理上也会产生反感。
其次要冷静分析孩子出现逆反心理的原因,如果是成人方面的原因,就应注意改进,成人应言而有信;如果是孩子无理取闹,则可采取冷处理的方法,对其逆反行为不予理睬,事后再进行教育、诱导,说明利害关系,千万不要“犟过孩子头”而火上浇油,把事情搞得更糟。还可利用孩子争强好胜的心理使孩子服从正确的教育。例如孩子在外面玩,明明走得动却不肯自己走路,一定要你抱,你可以这么对他讲:“你看那边的小弟弟都自己走路,你不会比他差吧?”孩子为了表示自己能干,就会自己走路了。这种方法用得得当,不亚于正面说教。
最后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例如孩子好奇、好问、爱动脑筋,家长要因势利导,讲一些孩子听得懂的道理,不要一有逆反言行就全盘否定。当然,发现孩子的行为具有危险性时,应及时制止,并讲明道理。总之,我们要认真研究幼儿逆反心理这一现象,并耐心地教育、诱导,从而促进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
-
小儿为什么口吃 引起小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口吃是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小儿如果患有口吃,会出现发音困难、说话时反复重复、紧张等症状,那么小儿为什么口吃呢?引起小儿口
-
盘点孩子嫉妒心强的原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们尤为关注的还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
-
孩子为什么喜欢跟大孩子玩呢?或许我们自己也有感受,就是孩子一般不喜欢和自己一般大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玩,而是喜欢跟着比自己大的大孩子一起玩。很多家长对
-
心理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如今很多的孩子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多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现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健康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多的家长可能更在乎孩子的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