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侵袭 学生健康堪忧
近年来,中学生患双相抑郁障碍的数量逐年增加。医生发现,很多人是休学一年半载后才到医院看病,既耽搁了学习,又延误了治疗。可家长为什么迟迟不能发现孩子生病呢?
10月10日是“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主题是“沟通、理解、关爱”。心理专科医生认为,大多数精神障碍患者之所以不能安于看病治疗,自杀事件频频发生,是因为难以消除“病耻感”。这种感觉来自于社会大众对精神疾病的不理解。
专家指出,“对于精神障碍患者而言,他们首先是害怕,怕周围的人知道自己的病情后歧视自己;而周围的人则怕患者危及自己。周围的异样眼光,给患者造成了极大压力,阻碍了他们正常就医,甚至促成了他们的死亡。”
要把精神障碍当成普通疾病
精神障碍(包括失眠、抑郁和焦虑障碍)其实就是一大类疾病的总称,这些病就像高血压、胃肠炎一样普通。它的病因60%-70%来自于大脑神经递质的功能失调,30%才是外界(主要是心理压力)的影响。可社会大众却颠倒过来,一说精神障碍就认为是压力造成的,反倒忽略了大脑出毛病这个事实。“要让患者安于看病,必须消除外界的不理解。这是我要说明的第一点,”潘集阳表示,既然是有病,就要按医学要求治疗,“但有些病人肯来看病,却不肯吃药,以为和医生聊两句就能好。这又是一个误解。”从专家角度来看,每个人都可能经历焦虑、抑郁、失眠,如果自己能调整过来,一般不会到医院来看病。如果自己不能调整,医生也不可能用三言两语就让其精神障碍好转。所以只要患者症状达到一定的医学临床诊断标准,就应该按医学程序治疗。
问题是,患者不愿意吃药,或吃一段时间就停药,从而造成病情加重或反复,用药的时间就得进一步延长,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以抑郁症为例,治疗分为急性期、巩固期和维持期,分别需要三个月、六个月和6-8个月以上的用时药间(维持期的长短需根据患者的具体特征及发作次数而定)。听从医嘱坚持治疗的,或许在一年或一年半后就能慢慢减药。但若自行停药后再次发病,用药时间就得延长。三次发病的人,可能要终身用药才能控制疾病。
-
小儿为什么口吃 引起小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口吃是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小儿如果患有口吃,会出现发音困难、说话时反复重复、紧张等症状,那么小儿为什么口吃呢?引起小儿口
-
盘点孩子嫉妒心强的原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们尤为关注的还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
-
孩子为什么喜欢跟大孩子玩呢?或许我们自己也有感受,就是孩子一般不喜欢和自己一般大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玩,而是喜欢跟着比自己大的大孩子一起玩。很多家长对
-
心理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如今很多的孩子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多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现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健康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多的家长可能更在乎孩子的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