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你也有矛盾心理吗?
矛盾1 既想教育孩子谦和礼让,又担心孩子吃亏
不少家长注意到了要培养孩子谦和礼让的品质,看到孩子吃独食,或者不让小朋友玩他的玩具,就教育孩子要谦和,讲孔融让梨等故事。可是当孩子从幼儿回来高高兴兴地告诉父母,幼儿园发水果,他挑最小的,父母又觉得孩子吃亏了。
孩子满心以为能得到父母的赞扬,结果却挨了一顿骂,孩子犹如吃了一闷棍,糊涂了。
矛盾2 既想扩大孩子的活动范围,又怕孩子惹祸
有的家长鼓励孩子找小朋友玩,鼓励孩子使用剪刀,鼓励孩子参加多种活动,可是一旦孩子跟小朋友打架,学会了骂人,或者剪破了手指,他们马上会收起剪刀,关上门,认为还是关在家里让孩子一个人乖乖地安心,于是他们就企图用说教来培养孩子尊重别人和相互协作的好品行,这其实是不能奏效的。因为孩子只有在与同伴的交往中才能从自我中心的“硬壳”中解脱出来,才能了解自我与他人的区别,了解集体中每个成员应有的权利和义务,从而培养出尊重自己、尊重他人,理解行为规范,助人为乐的良好品质。
矛盾3 既想鼓励孩子独立自主,又怕累着孩子
父母都盼望着孩子快快长大,早早独立,哺乳期盼着断奶,会爬了盼着会走,会跑了盼着孩子能独立自主,早日脱离父母的“脐带”,成为一个独立的人。可是当孩子真的逐渐独立,进入反抗期,开始想摆脱父母的控制,背着成人做事,甚至愿意独处,不愿父母干扰时,父母却又茫然若失,这种失落感和担忧感使父母产生一种冲动,想把孩子紧紧抓在手中,于是他们干脆包办一切,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自己动手,给孩子穿衣、喂饭、系鞋带、收拾玩具,照顾得无微不至,这种不放手的管理方法使孩子产生了严重的依赖性。
由于家长的教育心理处于矛盾之中,对孩子的教育朝令夕改,这就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挫伤他理解事物的积极性和判断事物的自信心。因此,家长必须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时刻以理性的言行来克服这种矛盾心理,让教育符合孩子个体生理和心理的发展规律。
-
小儿为什么口吃 引起小儿口吃的原因有哪些口吃是一种语言流畅性障碍,小儿如果患有口吃,会出现发音困难、说话时反复重复、紧张等症状,那么小儿为什么口吃呢?引起小儿口
-
盘点孩子嫉妒心强的原因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们不仅要关注孩子的身体健康,父母们尤为关注的还有孩子的心理健康。孩子们只有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够
-
孩子为什么喜欢跟大孩子玩呢?或许我们自己也有感受,就是孩子一般不喜欢和自己一般大或比自己小的小朋友玩,而是喜欢跟着比自己大的大孩子一起玩。很多家长对
-
心理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孩子的健康是我们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心理健康更为重要,如今很多的孩子也出现了心理问题。心理不健康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是有很多
-
孩子心理不健康的五大表现我们做家长的都非常关心孩子的健康,健康是多方面的,总体来说分为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很多的家长可能更在乎孩子的身体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