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保健

孩子不希望父母沦为“孩奴”

孩子不希望父母沦为“孩奴”

  “孩奴”是近年来出现的一个新词汇,是形容父母一生,都在为子女打拼、为子女忙碌、为子女挣钱,而失去了自我价值体现的生活状态。在我们身边,很多家长都可以和“孩奴”这个词对号入座。

  孩子成家庭消费主力

  林泉在武汉市的一家超市做收银员,丈夫在一家单位开车,孩子今年才4岁。每个月,林泉和丈夫的全部收入的一半以上花在孩子身上。林泉和丈夫每月的收入共计3000余元。“除去孩子上幼儿园每个月几百元的开销,还得让他学点什么呀,还有玩具啊、衣服啊,都得买好一点的……”林泉说,儿子学滚轴滑冰、绘画;孩子最喜欢玩玩具车,几乎每个星期都要添新玩具;孩子长得快,衣服也得买,还有零食什么的。林泉说,凡是给儿子买的东西,都会尽量挑最好的,他们不希望孩子在生活方面低人一等。就这样,花在孩子身上的钱,每个月都会超过1500元。

  本来月入就有限,孩子的花销高了,林泉和丈夫平时过得特别节俭:中午吃的饭是前晚的剩菜饭,有了孩子后,两人平时很少买衣服。只有这样,每个月才能有点节余,而存下的钱都是为了给孩子将来读书用。

  为了孩子,今年30岁的林泉只有将美好的购物设想一一打消,埋头为孩子打拼。

  七成家长愿为孩子“牺牲”

  一项对武昌秦园路学校的调查结果发现,70%的家庭将月收入的一半花在孩子身上;家长们表示,为了孩子,自己再苦再累也值得,为了孩子放弃自己的爱好是值得的;95%以上的家长表示,孩子左右着自己的喜怒哀乐。家长们表示,他们处在一种紧张的状态,害怕工作不稳定,害怕收入减少,因为收入减少就意味着孩子学习和生活环境打折扣。

  孩子就读于武汉粮道街中学的甘女士称,孩子上学7年以来,自己没去过电影院,也没有看过一部电视剧,甚至没有完整地听过一首流行歌曲。每天,她蓬头垢面地围着孩子打转,送孩子去补习班、跳舞,在等待的过程中,则匆匆地去买菜,盘算着下一顿让孩子吃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