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心理

什么样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孤独

什么样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孤独

  什么样的独生子女更容易孤独

  “我憎恨外出游玩,因为所有的人都快活,唯我孤独;害怕谈话,因为我无法理解他们,他们也视我为怪物;喜欢黑色,因为没有一个人能看清黑色中真正的色彩;喜爱一个人在床上静静地哭泣,因为害怕在未来的路上迷失……我今年才13岁,但我想自己是活不过20岁的。20岁,是多么漫长的等待,20年没有朋友的日子,20年孤独地一个人流泪……”这是一个13岁的女孩子的内心独白。

  “我最好的朋友可能就是我自己,因为我可以随时随地和自己交流,毕竟我骗不了我自己。我是唯一能了解自己的人,也是唯一能安慰自己的人。”这是一个14岁少年日记里的话。这位少年身材高大、相貌英俊,在班里担任班长,是连续三年的校级三好学生。这一切并没避免他的悲剧性的结局,他在14岁的这一年自杀了。

  独生子女中有多少人在孤独中挣扎呢?调查显示,大部分独生子女的伙伴关系是令人满意的,但是自述“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也达到了约20%,其中,感到非常孤独的为6%,感到比较孤独的为14%。据1997年的一项大型调查表明,在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福州五大城市独生子女的三口之家中,“最让人担忧的问题”里,“孩子孤独、有压力”仅次于“老龄化”,居第二位。

  为什么同样是独生子女,有的孩子有强烈的孤独感,而有的孩子没有呢?我们分析了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的生存环境,并与没有感到孤独的独生子女作了对比,发现生活在下列环境中的独生子女更容易感到孤独。

  否定型、干涉型家庭中的独生子女更容易感到孤独

  根据父母在对孩子的教育中采取的态度,我们把家庭的教养方式分为6种,即溺爱型、否定型、民主型、过分保护型、放任型、干涉型。把家庭的这6种教养方式与孩子的孤独感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否定型、干涉型和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高相关。

  (1) 否定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孤独感高相关,也就是说,在否定型家庭中,独生子女大都“感到孤独”,感到“朋友比期望的少”以及“没有很多同学喜欢自己”等。父母对独生子女否定得越多,其孤独感就越强。

  (2) 干涉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孤独感高相关,即对子女干涉越多,子女的孤独感越强。

  (3) 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与独生子女的孤独感高相关,但方向是相反的,即:民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比非民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较少有孤独感,并且大多数民主型家庭的独生子女还表示,他们感到“同学中有很多人喜欢我”。

  什么样的家庭教养方式表现可以界定为否定型和干涉型的家庭呢?如果您采取的多是以下的方式,那您的家庭就可以归于这两类家庭类型中:“由于不听话,孩子经常受到批评”;“我经常忍不住责怪或打孩子”;“孩子表现不好时常威胁孩子”;“对孩子批评多于鼓励”;“比其他父母管教孩子严厉”;“为了学习,不让孩子看喜欢的电视节目”;“限制孩子交很多朋友”。对这种教育方式的特征可做如下归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