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心理

家里有个小鬼爱帮倒忙

家里有个小鬼爱帮倒忙

 现在的父母经常会发现孩子好像不如自己小时候那么勤快,埋怨他们什么都等着大人替他们做好。难道孩子那么懒惰全是他们自己的问题吗?有个妈妈,她儿子都二十多岁了,出差回来脏衣服攒了一大堆让妈妈洗。我问这位母亲怎么不让他自己做这些事情,得到的回答让我苦笑:他哪里会洗衣服,也涮不干净,浪费水和洗衣粉,反倒添乱,还不如我洗更利索呢。那些总觉得孩子即便干活也是给自己制造麻烦甚至还生一肚子气的家长,如果不希望将来孩子连袜子也不洗,也不希望自己忙活半天孩子连个“谢”字都不说,那么不如放手让天真的儿童从小就来帮大人的忙进行家务劳动。很多家长也都同意应该让孩子参与劳动,可问题是小孩子干活老帮倒忙,搞得大人狼狈不堪。这不,星期天我上同事家串门,就看到这样一个小鬼当家帮倒忙的场景。

  同事5岁的儿子豆豆经常和妈妈来单位,和我玩得很熟。一看是我来家里,他那个高兴劲儿就别提了。妈妈忙前忙后准备,豆豆也是前跑后颠地跟着,一会儿说妈妈我来给阿姨拿苹果,一会儿说阿姨您吃糖吧。我夸他真懂事有礼貌,知道招待客人。豆豆更起劲地什么都想插手了,妈妈倒了杯水,豆豆非要坚持由他端过来给我。妈妈只好嘱咐他慢点,千万别把水洒了。哪成想,豆豆几乎是飞跑着递水杯给我,一不小心摔倒在地,杯子粉碎,水洒湿我的皮鞋。同事感到很没有面子,冲着儿子嚷道“让你别跑你非跑,看看,把阿姨的鞋弄坏了吧。怎么这么点事情你都干不好,一来人你就疯,还不够你折腾的!”豆豆委屈得号啕大哭,我见状急忙安慰,但是即便随后再怎么哄,豆豆明显没有了情绪。

  的确,很多时候我们忙碌一天,回到家里已经身心疲惫。可偏偏在你干活的时候,孩子开始过来凑热闹,非得帮你干着干那,还阻止不了。往往是你刚把屋子整理好,他一来参与便会是这个摔碎了,那个洒一地,于是你自然地觉得这简直在帮倒忙,不让他干你还不至于这样累。其实,像豆豆这样出于儿童的好奇心和主动热情来帮助大人做事,一方面是他开始主动协助妈妈招待客人而反应的有礼貌的表现;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想作为小大人显示自己和大人一样可以干的事情。在童年早期,儿童的劳动意识、助人行为和责任心就已经开始萌芽。即便是1岁半的孩子,当看到大人经常重复地做某件事情时,也会从动作行为上自发地进行模仿。比如,姥姥喂1岁多的美美吃饭时总会用布擦干净她掉到桌上的汤汁,有次她拿到布,也开始在桌子上来回抹,起初大家以为美美是在玩布,并没有太在意,可是只要饭菜掉到桌子上,她就用布蹭,姥姥发现她这是在擦桌子。于是赶快表扬美美的这个举动,这样重复了几次,以后凡是大人说桌子脏了,她就开始擦,样子很是得意。倘若大人没有注意到美美这个动作与干活有关,那么这个早期的劳动动作很可能很快消失,她刚刚萌发的自主意识,也会随着动作的消失而减弱。而实际上,美美只不过是来回蹭桌子,但姥姥没有在意她把饭粒粘得到处都是,回头大人还得自己来擦;反而大加赞赏她这么小就会擦桌子的“了不起”表现,鼓励她继续这样。这种精心爱护婴儿期的劳动模仿,是以后小家伙进一步发展劳动意识的基础。这也就是帮忙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