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心理

宝宝不听话 是成长的表现

宝宝不听话 是成长的表现

祺祺妈妈最近的头疼事越来越多:两岁的儿子,再不像以前那样好说话,而是动不动就对妈妈大声宣告:“不行!”“不要!”“就不!”

    一丁点儿小事,母子俩也能爆发一场海湾战争。昨天带孩子去游乐场,到了该吃晚饭的时间,祺祺就是不肯乖乖跟着妈妈回家。妈妈哄他劝他,他不搭不理,说:“不回家!还要玩儿!”妈妈用冰激凌和电视诱惑他,他居然无动于衷,告诉妈妈:“祺祺不吃!祺祺不看!”最后妈妈急了,硬拽他走,他干脆就势躺在地上,号啕大哭,声嘶力竭。祺祺妈妈颜面丢尽,恼羞成怒,甚至动手打了宝贝儿子几巴掌。

    那一刻,祺祺妈妈简直绝望了:“你才多大啊,我居然搞不定你了!”几乎所有父母内心都期望孩子乐呵呵地顺从自己。当孩子还是个不会说话、不会走路、一切都依赖父母的小婴儿时,这简直不费吹灰之力。然而,随着他们日渐长大,父母们不约而同地发现,怀里这个小肉团,越来越难对付了。很多父母难以接受孩子挑战自己的权威, 几乎克制不住严厉管教、高压制服孩子的冲动。

    不过,劝家长们先松开拳头、压住怒火,让我们从孩子的角度来理解他们这一特定时期的特殊行为吧。

    幼儿在学会走路之后,大脑中的运动神经飞速发展。他们努力挣脱成年人的怀抱,不知疲倦地练习、改进、开发自己刚刚获取的行走和攀爬等运动技巧。在这个阶段,儿童开始把自己和他人分离开,开始建立自我意识,也就是说,开始走向独立。

    对很多父母来说,这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阶段:几个月前还是那么温顺可爱的小家伙,突然变得难以应付,脾气很大,固执己见,反抗意识很强,专爱跟父母作对。受传统观念影响深的家长,在这个时期最常说的话就是——“听话!你怎么不听话!”

    身体的独立、心理的分离、自我意识的建立,是责任感的必要基础。儿童要学会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必须首先认清“我是谁”“我能做什么”。在这个认知过程中,大约两岁,儿童进入执拗敏感期,有了强大的自主精神,用“不”字与反抗来与父母建立心理疆界。

    这个时期的儿童,在自由探索的过程中,一旦出现阻碍,会给他们带来极大的烦恼。两岁的幼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所有的情绪都不经大脑皮层处理,而是通过肢体直接宣泄出来,那就是发脾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