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盘点 改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盘点 改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式是什么

盘点 改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式是什么呢?我们的家长对孩子对大的期盼就是孩子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而这美好的未来无疑体现在学生的优异上是最明显的。俗话说“龙生九子就不同:可见不同的孩子,不同的家庭孩子的学习成绩是不一样的额,今天的话题就是能改变孩子一生的教育方式,一起看看:

不肯学习的孩子,令家长非常头疼

面对孩子,父亲订下考0分的约定

他先是冲着我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这个笑容在我看来很阴险。

他对我说:“你的老师告诉我,你现在整天梦想着当赛车手,变得不爱学习了,对吗?”

“是的。"

我感觉他的话里有一些鄙视的成分,这是对一个14岁少年尊严的莫大侮辱,我有点挑衅地说:"像我这么大时,成绩也很糟糕,他还考过零分,现在不照样当了世界顶级赛车手?"

刘父突然爽朗地笑了起来,那笑声让我觉得有点阴鸷的味道:"他考了零分,当了赛车手。可是,你从来就没有考过零分啊,每次都是「C」。”说完,他的手从背后亮出来,冲着我,扬了扬手中那张成绩单。

他竟然笑话我没有考过零分?我真的觉得自己受到了侮辱。

我咽了一口唾沫,从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声音:“那么,你希望我考个零分给你看看吗?”

他往椅子背上一靠,摆出一个坐得很舒服的姿势,笑了:“好啊,你这个主意很不错!那就让我们打个赌吧,你要是考了零分,那么以后你的学业一切自便,我绝不干涉;可是,你一天没有考到零分,就必须服从我的管理,按照我的规定去好好学习,如何?”

我们很认真地击掌为盟,我在心里已经开始窃笑不已了,我觉得自己遇到了一个天底下最可爱、也最愚蠢的父亲。

但是,既然是“考”,那就得遵守必要的考试规则:“试卷必须答完,不能一字不填交白卷,也不能留着题目不答,更不能离场逃脱,如果那样的话即视为违约,好不好?”

这还不简单?我的心里发出快乐的鸣叫,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问题!”

没有想到,考0分是一件这么难的事

很快便迎来了考试。发下试卷后,我快速地填好自己的名字,开始答卷。反正这些该死试题我平时就有五分之三不会,考个零分不是什么难题吧

第一题是这样的: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指挥美国人民反击纳粹的时任总统是谁?下面有三个备选答案:卡特、罗斯福、艾森豪威尔。我知道是罗斯福,却故意在答题卡上涂下了艾森豪威尔的名字。

接下来的几道题都是如此。毕竟试题是按先易后难的原则出的,试题的难度不断增加,甚至很陌生在做后面的题时,我并不知道哪个是正确答案,所以答题时就开始犯难。但按照约定,我又不能空着不答,最后我只能硬着头皮,像以往那样乱蒙一通。

走出考场,我忽然发现自己手心里竟然出了汗。第一次感觉到,原来考零分也很难!我的心情开始沮丧,因为我觉得我极可能在乱蒙的时候蒙到了正确答案,如果那样的话,我就考不了零分了。

试卷结果出来了,是可恶的「C」,而不是可爱的「O」!

灰头土脸地带着试卷回家,父亲笑眯眯地走过来,提醒我,“咱们可是有约在先哦,如果你没有考到零分,你必须听从我的指挥和安排。”

我低下头,暗骂自己不争气,竟然连个零分都考不到。

同时也在心里作好了最坏的准备,他还能怎么指挥我?无非是让我好好努力早日考到A而已嘛!

他对我的命令:“现在,我拜托你早一天考到零分,或者说,你近期的学习目标的向零分冲刺!哪一天考到了零分,哪一天你就获得自由!”

他竟然将我轻轻放过,并且无限制地给我发补救的机会?

为了考「0分」不由自主地学习

考零分比考A,我觉得还是前者更容易一些。于是,我看到了一丝曙光。

很快又迎来了第二次考试……结局还是一样,又是「C」!第三次、第四次……我一次又一次地向零分冲刺。为了早日考到零分,我不由自主地开始努力学习。然后,我开始发现自己有把握做错的题越来越多。

换句话说,我会做的题越来越多。

一年后,我成功地考到了第一个零分!

也就是说,试卷上所有的题目我都会做,每一题我都能判断出哪个答案正确,哪个答案是错误的。

有能力考A的学生,才有能力考0分

刘墉那天很高兴,亲自下厨房做了一桌菜,端起酒杯大声宣布:“刘轩,祝贺你,终于考到了零分!”

他冲我眨眨眼,加了一句话:

“有能力考到A的学生,才有本事考出零分。这个道理你现在应该已经知道,不过我是早就计划好了,你被我耍了,哈哈哈……”

在这个赌局中,其实我的一举一动,都早已经在他的预料之中。可是,把考满分的要求换成考零分,我就觉得容易接受得多,并且愿意为了达到这个目标而努力,真不知怎么想的。

后来,我考上了哈佛,读完硕士,正在读博士,译了书、写了书,拿了音乐奖,获得了表演奖。似乎在18岁以后,我就再也不去想做舒马赫第二了。

温馨提示:可见,不同的教育方式也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怪不得老师们常说“教无定法,教会就是好方法”,看来不同的孩子就得用不同的教育方式,这就是孔夫子的“因材施教”吧,家长们请记住:每个孩子都是一朵鲜花,只是花期不同,绽放的时间不同而已,是花总会开放,我们就静等花期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