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行为暗示产生的奇迹
请出4位小朋友上台来走平衡木,看谁用时最短,走得最稳。貌似在观察孩子的平衡能力,其实不然。专家所关注的是家长的行为暗示,来分析家长在教育孩子上的误区。
第一位男孩儿,4岁半,姥爷陪同。在老师说开始计时时,男孩自己稳步前行,姥爷没扶也没护,只原地观望,当孩子快走到终点时,姥爷才快步走过去拉过孩子。
第二位女孩儿,5岁,妈妈陪同。在老师说开始时,妈妈紧张地张着双手保护着平衡木上的孩子,像是随时准备接住走不稳的孩子。
第三位女孩儿,5岁半,爸爸陪同。在老师说完游戏规则时,爸爸蹲下来又给孩子说了一遍应该如何做,然后小心跟在孩子的后面陪着孩子一步一步往前走。
第四位男孩儿,4岁半,奶奶和爷爷陪同。奶奶把孩子扶上平衡木后,手没离开孩子,当老师说开始时,奶奶用外界的力量保护着孩子往前走。这种行为被阻止后,孩子慢慢地,小心翼翼前行,松开手的奶奶忐忑不安,跟在孩子的后面。公布计时结果:用时最短,走得最稳最快,获得第一名的小朋友是第一位出场的男孩。
专家点评:家长的肢体语言和行为暗示对于孩子来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第一位孩子,年龄小,却走得又快又稳。姥爷给孩子的暗示是积极的,像是在说:这很简单,孩子你不用紧张,我相信你能很顺利走过平衡木。孩子得到如此积极的暗示后,会很自信,很大胆地去完成,结果像是在意料之中。
其他三位家长的行为暗示却是消极的,不信任的,似乎是在告诉孩子:这个游戏很难,你一定要小心,关键的时候我们会保护你。所以,当孩子得到家长的这个不信任的信息后,也有些胆怯,有些紧张,自然不敢放开步子往前走。看了这个节目,我也在反醒自己,是不是平时帮帅帅太多,如果我这个妈妈不处处都帮他,是不是他会做得更好,更独立更有主见?
相关文章
-
怎样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五招让宝宝“能说会道”有很多的家长朋友说邻居家或者朋友家、亲戚家的宝宝好会讲话,特别的讨人喜欢,而自己家的宝宝却沉默不语,怎样都不肯多说话,其
-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让孩子拥有良好习惯的方法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长大成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进
-
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 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虽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过后天培养也可以获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
-
孩子的20个坏习惯,你知道几个?在三字经中,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代表着孩子在成长期还不能充分理解对与错的定义,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进行正确的引导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简单五步骤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说到游泳,这是一项很好的本领,一些家长不会游泳,所以特别想教孩子学会游泳,但是自己不会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