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家长要放下"老子"角色

家长要放下"老子"角色

面对青春期孩子表现出的叛逆行为,家长要学会把自己从“老子”的角色上放下来,要学会对孩子“示弱”。面对青春期孩子表现出的叛逆行为,家长要学会把自己从“老子”的角色上放下来,要学会对孩子“示弱”。

心理学家指出,人的心理支配人的行为。作为父母,要教育孩子、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就要从改变孩子的“心”开始!走进孩子的心灵世界,了解孩子的心理状态;解决孩子的成长烦恼,提升孩子的心理素质;重塑孩子的“心灵”,对孩子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与培养。

那么,在幼儿期、少儿期、青春期这三个重要阶段,孩子心理发展的主要任务分别是什么呢?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完成这些任务呢?

幼儿心理依恋期:

多爱抚、多拥抱、多亲吻

这段时间,孩子心理成长的最主要任务就是完成依恋转移,即由对自我的依恋,向对母亲的依恋或他人的依恋转变。

在这个时期,假如母亲性情暴躁,动作不细致,对孩子疏于照管,经常让孩子处于口渴、饥饿、寒冷、潮湿等不安状态,那么孩子就不能与人形成良好依恋。这种情况还会使孩子出现心理发展滞后的现象,严重的还会导致自闭。

那么,家长应该怎样帮助孩子完成幼儿期的这种依恋转变呢?

幼儿期孩子心理依恋的完成,仅仅是有食物吃是完全不够的,他们还需要父母的拥抱、亲吻、爱抚等肢体抚慰,也就是说,他们需要父母的接纳、温暖和爱。在这种环境下,孩子才能与父母、与他人,形成信任、安定、亲密的依恋关系。

事实上,这段时期孩子依恋的完成,一般都是妈妈协助他们完成的。除哺乳、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之外,还需要妈妈不断地对孩子进行爱抚、拥抱和亲吻,并不时地轻声与孩子“说话”,让孩子感知自身之外的世界,感知母亲的存在,感知他物的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孩子的心理依恋就能很好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