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父母要当心孩子的攻击行为

父母要当心孩子的攻击行为

  攻击行为是指因为欲望得不到满足,采取有害他人、毁坏物品的行为。儿童的攻击行为一般在3~6岁出现第一个高峰,10~11岁出现第二个高峰。总体来说,攻击方式可分暴力攻击和语言攻击两大类,男孩以暴力攻击居多,女孩以语言攻击居多。男孩的攻击性强于女孩。

  心理学研究表明:从小攻击性强的孩子,如果不注意克服和制止,长大后较难适应社会,甚至容易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因此,当孩子经常出现攻击性较强的行为时,家长切不可掉以轻心。

  攻击行为的形成有遗传因素,有些攻击性强的儿童可能存在有某些微小的基因缺陷。此外,家庭因素和环境因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孩子经常遭到父母打骂,很容易产生抵触情绪。这种情绪一旦“转嫁”到别人身上,就会逐渐形成攻击行为。如儿童经常看渲染暴力的影视片、玩暴力电子游戏,也会促成攻击心理的加强。

  如何避免攻击行为的形成呢?

  要创造一个不利于攻击行为的环境。与成人相比,孩子的行为更容易受环境影响。实践证明,生活在一个亲和力强充满爱心的家庭里,孩子的攻击行为会明显减少。父母应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向上的生活空间,不让孩子接近有攻击倾向的环境,也不要在孩子面前讲有攻击色彩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