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的意义

父母与孩子之间交流的意义

   家庭中的代际交流

  有些学者认为,在有兄弟姐妹的孩子中,孩子处于三种相互关系中,即与父母的纵向关系,与同龄伙伴的横向关系,以及与兄弟姐妹的斜向关系,这种斜向关系是孩子走向和同龄伙伴交往的横向关系的桥梁。但是独生子女由于没有“斜”向关系,从而进入自觉的“横”向交往关系也比较困难。

  孩子们必须面对成人世界,在成人世界中寻求成人的理解有时非常困难,这会使孩子们感到很烦恼。特别是父母无法与孩子进行交流更加强化了这种烦恼。所以,独生子女走进成人世界所遇到的烦恼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被剥夺了自己的儿童世界,不得不进入成人世界,因无法理解成人世界的规则而产生的烦恼。另一种是被成人世界排斥,不被成人社会接受而产生的烦恼。所有的这一切当然应该通过为他们创设“伙伴环境”,鼓励孩子与周围小朋友交往等途径来解决,但家庭两代人之间的交往关系的改善对孩子形成健康人格也有着积极的意义。

  家庭交流的意义

  我们认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对孩子的成长有如下3个方面的意义:

  (1) 父母与孩子的交流能够影响儿童智力和人格的发展。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曾对1000名儿童进行过追踪研究,结论是如果把一个人17岁时达到的智力看做100%,那么大约有50%左右是在4岁前完成的,30%左右是在4~8岁时完成的,20%左右是在8~17岁时完成的。从这项研究中我们可以发现两个问题:一是人的智力发展主要是在儿童期完成的;二是儿童期智力发展的主要环境是家庭环境,包括家庭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其中亲子之间的交流状况是家庭精神环境的一个重要侧面。

  研究表明,家庭中父母与子女的交流具有聚合性特点,也就是说,与学校中师生之间发散型交流不同,在家庭中,多个家庭成员共同地和一个孩子交流。父母与子女有更多的直接的面对面的交流机会,无论是交流的内容还是交流的时间都要多于学校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交流。这一特点决定了家庭对儿童早期智力发展和人格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作用。

  社会学家伯恩斯坦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点。他的研究表明,在不同阶层的家庭,由于父母所用的语言内容和质量的不同,直接影响儿童个性品质的发展。在文化水平较低的家庭中,由于父母使用语言的不准确、词汇贫乏,甚至经常用一些粗鲁的语言,往往使儿童智力发展迟缓,形成多种不良的个性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