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不能忽视对“好孩子”的教育

不能忽视对“好孩子”的教育

  好孩子身上会有更多值得赞扬的优点,比如懂事、有礼貌、学习认真、各方面能力强等等。但是,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弱点,其中有些毛病深及心理和人格,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如果一对父母有一个在学校里学习好,当小干部,在亲戚、邻里圈子里人见人爱的好孩子,其内心深处的满足和欣喜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但是,不知家长想过没有,好孩子也会有自己的问题。我在长达几十年的青少年工作实践中发现,好孩子身上发生的成长问题并不比所谓的坏孩子少,而且因为家长的疏忽,这些问题对发展带来的伤害不仅严重,而且长远。

  毋庸置疑,相对而言,好孩子身上会有更多值得赞扬的优点,比如懂事、有礼貌、学习认真、各方面能力强等等。但是,在他们身上,也会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带有共性的弱点,其中有些毛病深及心理和人格,必须引起家长的高度重视。

  一般说来,好孩子容易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价值判断、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三个方面。

  第一,价值判断。

  在价值判断上,在学校长期处于“领袖”地位、在家里总是受到表扬的孩子,容易形成不正常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群体生活具有重要作用,孩子在其中不仅要学会领导,也要学会遵从。孩子在群体中长期处于服从位置,特别是曾经长期受到暴力压制的孩子,可能会形成压抑、懦弱、胆怯等个性品质;而在群体中长期处于命令、领导位置的孩子,则可能会形成专横、唯我独尊、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倾向和价值倾向。而且在幼年时形成的这些特征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一些家长也可能会常常在自己做“小干部”的孩子身上看到过分自我、不尊重他人的种种表现,比如通过孩子的言谈举止可以了解到,孩子不能平等地对待学习不好或是调皮捣蛋的同学、在同学中指手画脚、过分地自信、自恃、总爱管别人,甚至滋长一种“小少爷”的习气,动辙对其他同学吆五喝六。长此以往,就会逐渐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定势,凡事以自己的好恶、自我的标准为判断尺度,这对一个人立足社会将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