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给宝宝讲故事避免三大误区

给宝宝讲故事避免三大误区

 讲好故事是一门艺术,如何充分发挥故事的教育意义更需要智慧,只有加强修炼,你才可能成为名副其实的“故事大王”!宝宝天然和故事有着不解之缘,童年因五彩斑斓的故事而充满幸福的回忆,宝宝的智力和情感也因为积极健康的故事得到更好的发展。讲故事看似简单,其实蕴含着很多学问。

  网友uu妈咪的小经验

  一开始,你可以在宝宝清醒安静的时候,读上一小段自己喜欢的文字。或者拿上本宝宝小手撕不破的图书,随着宝宝的视线,边讲边指给他看。我家陶陶,就特别喜欢看红红的草莓一页。这时,我就反复和他说:草莓草莓红红的,吃到嘴里甜甜的。宝宝还听不懂故事,这就要求你讲故事的时候语调不要太平,要抑扬顿挫。这样才会吸引宝宝。还可以把故事编成歌轻轻地哼给宝宝听。陶陶特别喜欢我为他清唱:“小兔乖乖,把门开开,快点开开,妈妈要进来~~~~”一听到他会甜甜地咧开小嘴笑呢!

  为什么非得我来讲?

  年轻妈妈李云说,虽然她也很爱说话,但是当护士的她每天在工作完就已经口干舌燥了,还要讲故事,实在吃不消。还好小妞子她爸爸是个网络高手,什么新技术手段都用上了,“比如订阅个讲故事的手机报,或者是直接从网上下载故事mp3,车上或者是床头的,随时随地可以讲,还可以重复、暂停,省事啊!”

  讲故事不光是嘴的事情

  1岁半前宝宝的抽象思维还不发达,妈妈讲故事时,增强表述的直观性是个很重要的手段。因为你生动的语言、丰富的肢体动作和表情、对某些抽象动作的模仿,可以帮助宝宝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产生亲切感。此外,借助图文并茂的绘本,让生动的图片带宝宝进入想象的世界,不仅容易让宝宝爱上故事情节,还有助于阅读习惯的培养。对于已具备模仿和表演能力的宝宝来说,鼓励他参与故事情景,或由妈妈主讲,爸爸和宝宝进行角色扮演,有助于维持宝宝听故事的积极性。

  讲故事避免3大误区

  误区1:给小宝宝讲故事等于对牛弹琴,等长大一点再讲不迟

  你会觉得:宝宝这么小,话都不会说,怎么听得懂故事?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只要选择的故事内容适合宝宝的月龄特点,宝宝的接受能力远远超出你的预期。不会说话不等于听不懂,相反,宝宝非但能够听懂,而且会在开口说话之后逐渐把吸收的熟悉故事“还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