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你的关怀偏离轨道
◎专家支持:张志刚 上海心理咨询与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上海师范大学咨询心理学教授
关怀本是人与人之间表达爱意,拉近关系,增加对彼此了解的一种表达,可是如果它超出了合适的尺度,会出现反效果。
【事件回放】
日前,一段在美国悄然流行了颇久的视频,正在国内网站上大热,它是一位美国老妈的《唠叨之歌》:起床,起床,快起来!去洗脸,去刷牙,记得梳头!这是你的衣服、你的鞋,有没有在听啊?!快起来!然后记得叠被子!会热吗?会冷吗?你就这样穿着出门吗……这首歌从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孩子管教了个遍。大概是明白自己已经唠叨到了极致,这位老妈干脆一不做二不休,把"蛮横"进行到底--"母亲的工作永不结束,你不需要知道理由,因为我说了算,我是***!"
A 被尊重、拥有选择权是人需要的基本关怀
无论在经营爱情、婚姻还是亲子关系中,都能看到一些人出力不讨好,这是因为他们的表达方式出了偏差,或者给予的关怀超过了他人需要的次数和程度。我们都需要有一个私我的空间,它包括可自由支配的时间、空间、人际关系和兴趣内容,如果你的照顾让一个人开始丧失上述这些东西,就是过度照顾了。我们有时确实需要生活和物质上的关怀,可是接受关怀有两个心理前提:1.每个个体都希望自己被当作一个健全的、完整的人对待;2.希望可以自己做出选择。因此,在提供关怀的同时,同时也要提供给他(她)一份什么时候接受、怎么接受、接受到什么程度的选择的自由。
气温下降,劝家人多穿衣服,一般来说这样的建议两遍就可以了,尽管他(她)可能出于自身某些原因并没有立马采纳。如果你在旁边不停地重复同样的话,没有增添任何新内容的建议在家人看来会带上强制色彩。一旦这样,他们很有可能会因为不适的建议形式附带将建议内容也一起拒绝掉。为什么不在说两遍之后给他(她)一点思考建议的时间呢?这样效果会更好。
B 这么“爱”你为哪般
有人苦恼地问:“我这么用心给你爱,对你好,你却不领情,我这是为什么呀。”是的,为什么会产生过度的关怀,我们确实需要认真思考。根据张志刚老师的咨询经验,许多人在咨询感情问题、亲子关系的困惑时对于自己犯了过度关怀这样的错误并不自知,但在咨询师的阐释下又比较容易承认这一点。其中一部分人不知道如何表达爱,没有掌握合适的方式和技巧;有的人则压根不知道关怀也会伤害人,以为自己给得越多越好;还有一部分人其实是自身存在一些问题。
“往往人格健康、生活丰富和自信感强的人在人际交往中更容易形成合适的空间,反之,过度焦虑、不够自信的人会容易发生对他人过度照顾的情况。”张志刚说。
-
怎样提高宝宝的语言能力 五招让宝宝“能说会道”有很多的家长朋友说邻居家或者朋友家、亲戚家的宝宝好会讲话,特别的讨人喜欢,而自己家的宝宝却沉默不语,怎样都不肯多说话,其
-
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 让孩子拥有良好习惯的方法怎样培养孩子的好习惯?让孩子长大成材,拥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是众多家长对孩子的期盼,而要达到这个目的,那么在孩子小的时候要进
-
怎样开发孩子的智力 让孩子更聪明的方法孩子的智力虽然存在先天性,但是通过后天培养也可以获得提高,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就可以使用一些方法来开发孩子的智力,让孩
-
孩子的20个坏习惯,你知道几个?在三字经中,开头便是“人之初性本善”,这代表着孩子在成长期还不能充分理解对与错的定义,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进行正确的引导
-
怎么教孩子游泳 只需简单五步骤怎么教孩子游泳呢?说到游泳,这是一项很好的本领,一些家长不会游泳,所以特别想教孩子学会游泳,但是自己不会游泳能不能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