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创造能力

孩子一生受用的本领: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用第三只眼看世界

  如果你要成功,你应该朝新的道路前进,不要跟随被踩烂了的成功之路。

  -- 约翰·D 洛克菲勒

  创造是人类特有的能力。创造力是人们在创造性解决问题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定的目的支配下,运用一切自身掌握的信息,发挥自己的创新性思维,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能力,其核心是创造性思维能力。简单地说,创造力就是创新的能力。

  1994 年,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中国、香港等九个国家和地区参加的“未来家庭娱乐产品概念设计大赛”,中国共有20所学校1300多名选手参赛,真可谓阵容强大,气势磅礴。然而,比赛结果却令人寒心,两个组的冠军、亚军、季军中国孩子连边也没沾上,最后只获得一个带有鼓励性质的纪念奖。在人家闪耀着想象大胆、构思独特的作品面前,中国孩子的作品显得那样苍白,缺乏独创性,这怎能不令中国的家长们感到震惊!

  世人周知,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智慧的民族,中国孩子智商高,在各类知识性考试中往往是出类拔萃的,但中国孩子的思考力和创造力为什么不如人家呢?看看下面这个故事,你或许就会有一些启示。

  有一次,法国某教育代表团到北京的一所小学考察,他们看到这样一件事:

  考试卷中的一个题目问“雪化了以后是什么?”有学生答为“雪化了以后是美丽的春天”,但却被老师判了一个红红的“×”。

  代表团成员大惑不解,就这件事询问中国的老师,老师答曰:“标准答案是水”。来访者表示异议:“学生答的‘雪化了以后是春天’,虽然不符合标准答案,但他们的这个回答更有创意,更富想象力,要是在我们学校,肯定会受到更多的表扬。”

  毋庸置疑,雪融化后变成水是科学的结论,百分之百的正确;但是雪化之后是春天却是哲人式的感悟。科学只能就事论事,而哲学赋予人智慧。当我们的孩子以自己哲人般的感悟挑战“标准答案”时,却遭遇了“×”的命运!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教育的悲哀,中国孩子的不幸!

  中国的老师、家长,为何对“标准答案”如此地毕恭毕敬、诚惶诚恐呢?这是因为如果孩子的答案乖巧地迎合了“标准答案”,就是百分之百正确,就能得高分,就能考入重点高中、知名大学,老师的教学业绩提升了,家长望子成龙的愿望也实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