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为孩子找个好“后妈”

为孩子找个好“后妈”

郜妈爱说笑

  黄家的电话响了,是邻居刘太太打来的——

  “你倒说说看你是怎么替人照顾孩子的!”刘太太生气地骂道,“你替人家看的那三个孩子,现在都爬在我家门口的梨树上呢!”

  “哦,你确定只有三个孩子在你家梨树上吗?!”黄太太紧张地说,“那真是太糟糕了,他们把最小的那个扔到哪去了呢?”

  郜妈侃一侃

  二十多年前在台湾,要请人来家帮忙做家务和照管孩子的费用就十分高昂,几乎跟一个小白领的薪水相当,并且还经常面临有钱都请不到人的困境,所以通常都是将婴儿送到保姆家照管。这些代人照顾孩子的人家,多半都是要通过熟识的人介绍,不似大陆地区可以靠职业介绍所引介。而我当时居住的地区远离我熟悉的成长地域,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我只好用婴儿车推着儿子,像个沿户推销商品的贩货郎般,挨家挨户地去叩门探问:

 


  “你们家肯替人带孩子吗?”

  儿子的第一位保姆李婆婆,就是我用这种“沿门托钵”的方式寻找到的。

  虽然找保姆的方式有点儿急就章,不值得作为借鉴参考,但在与儿子这“后妈”——保姆一起抚养儿子的过程中,我如何用心让保姆由当初“奶妈抱孩子——人家的”的心态,逐渐转为把我家儿子当做自己孙子一般的重视疼爱的一些方式,我却自认为有些是可供参考的。

  1.除了将儿子的一些生活作息、习惯详详细细地跟李婆婆报告了一遍外,还为了方便识字不多的李婆婆查阅,将这些提醒制成图文并茂的表,以缩短她和宝宝的磨合期。

  2.刚将儿子送去保姆家时,我经常会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去查看儿子在保姆家被照顾的“真实”情形。但为了不让自己的突兀到访引起保姆觉得被怀疑的反感,我都会用“太想宝宝,所以忍不住翘班①来看看”、“今天老板没来公司,大家都乐得提前下班”、“办公室同事们团购了些点心,天气太热怕放到下班坏了,所以趁着出来办事拿回家,顺便也送点给你尝尝”等理由,几个月后才改为偶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