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用“角色感悟”来教育孩子

用“角色感悟”来教育孩子

“角色感悟”这一概念,较多地出现在戏剧场合。一场好的演出,演员应把自己的“角色感悟”通过表演传递给观众,带动观众把感悟渗透到心灵。感悟的源泉来自生活,因而“角色感悟”不仅可以出现在舞台上和专业演员的表演中,还可以在生活中,在包括儿童在内的各类人群中产生。

  现在,有些家长会埋怨自家孩子“不懂事”、“不领情”,只知道自己“开心”和“顽皮”。实际上,为人父母的如能真正以平等的身份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们的“角色需求”,化解他们的“角色焦虑”,释放他们的“角色意识”,就完全有可能让孩子“懂事”和“领情”。

  应该说,电影导演谢晋就是在“角色感悟”的良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他的父母从小就关注孩子的成长,在休息日特地允许谢晋的同学到自己家里来尽情玩耍,而且吃喝全包。在大人的理解、宽容和“优待”中,谢晋与伙伴们的友爱之情得到加深,处理人际关系的智商和情商也有所提升。

  所以说,“角色感悟”就是让孩子不仅在书本上学,而且行动中做;不仅有技能本领,而且有文化观念;不仅服从孝顺守纪律,而且创新突破有想象力。它的内容广泛、形式真切,是让孩子们终身受益的好方式。

  另外,还有一种流行的观念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其实,就“角色感悟”的道理而言,这是有失偏颇的。

  其一,赢在起跑线上,对100米、200米的短跑有用,但对5000米、10000米乃至马拉松跑却没有太大帮助。孩子的人生是100米还是马拉松,是短跑还是长跑,答案众所周知。本应是长跑,却给了短跑冲刺的“角色压力”,这样的“角色感悟”肯定会让人心力交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