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闻康亲子 > 快乐宝贝 > 学龄前 > 教育

做孩子阅读的同行者

做孩子阅读的同行者

儿子从幼儿园开始就很喜欢看书,可能是受我俩爱看书的影响,在潜移默化中为他的阅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特别是上一年级之前,他虽然连自己的名字也只能歪歪扭扭地画上几笔,可识字量却已将近五百个。

  从最早的《婴儿世界》、《亲子智力画刊》,到后来的《我们爱科学》、《数学小灵通》,以及学校里征订的《中国少年报》、《小学生拼音报》等报刊都为他的阅读热情增加了动力。

  小学二年级下学期,他非常喜欢《淘气包马小跳》。一般都是他从学校带来一二本,然后我和他轮换着看,他一直很羡慕我,能半个小时就看完一本。实际上到最后,他也赶上了我的速度。因为这类消遣型的小说对他来说算简单了。儿子阅读大部头书,应该是从二年级暑假攻克原版《西游记》开始。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儿子也很迷电脑,特别是游戏和宠物。可是养那个小小的企鹅需要很多Q币来支撑。于是暑假的某一天,被我赶离电脑的儿子百无聊赖地从书架上拿起了700多页的《西游记》。当时我眉头一皱,计上心来,说:“芃芃,你要是能看完整本《西游记》,再写一篇读后感的话,我就奖励你10个Q币。”儿子一听,犹如充饱了气的气球一样,看得可起劲了。其实那时我只是一下子冒出来的念头,想不到儿子居然真的看完了整部书。爱人不相信他能读懂半文半白的文字,特地找出了几段话甚至几个字考他,他都能解释个八九不离十。而且那篇400多字的读后感写得也是思路清晰,文字练达。自然,10个Q币也成了他的囊中之物。

  随着儿子年龄的增长,他房中的三个书架从最早的玩具放置功能渐渐转变到原有功能,大本小本的书将玩具们赶出了书架。接下来的两年时间,他不仅将自己书架上的百册书籍看了个遍,而且开始觊觎我们书架上的大块头书籍,由此也换来了鼻梁上的小眼镜和经常冒出的颇富哲理意味的话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