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护理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带大孩子不容易,孩子的成长过程总会遇到点小病小灾的。家长除了要平时多做好疾病知识的学习外,还要避免一些常见护理孩子的误区。

几大育儿误区令孩子更易生病

宝宝眼屎多、口气重、大便硬、舌苔厚、喉咙痛,是“热气”的表现?错!儿科医生指出,和成人不同,年幼宝宝多体质虚寒,出现上述症状时,往往是消化不良的反应。但儿科门诊所见,90%的广东年轻父母会给孩子喝七星茶、马蹄水来清热,导致症状加重。医生指出,三大育儿误区令宝宝更易生病。

“何时穿”比“穿多少”更重要

传统育儿观认为,宝宝体质娇弱,不耐天气寒凉,应该比成人穿得多一些,免得着凉生病。“这也是一大误区,很多孩子生病的原因恰恰是穿得太多!”专家说,以最近门诊所见为例,家长穿一件长袖T恤,很多就诊的幼儿身上却套了三四件衣服。

专家说,穿得太多,发出的汗被捂在身上,容易出皮肤病,宝宝免疫力下降,更有可能诱发消化和呼吸系统问题。正确的做法是以三岁为界,三岁以上的孩子穿衣与大人持平,小于三岁比大人多穿一件足够。

比“穿多少”更重要的是,家长更应掌握“何时穿”。专家说,许多年轻父母无法做到给孩子及时加减衣服,宝宝早上、中午和晚上穿衣需灵活增减,可根据孩子脸色是否发红、手是否发凉等判断,别等到孩子喊热才脱衣。

九成病娃被父母当“热气”医

“孩子来看病,一问有什么问题,十个家长有九个会说‘有热气’。再一问,来医院前已经喝过‘七星茶’、苦瓜干、马蹄水等清热。其实,这是一个最大的育儿误区。”专家说,家长根据自己患病的经验,觉得孩子有眼屎、嘴红肿、有口气重、舌苔厚、便秘、容易喉咙痛,都是“热气”的表现。

“如果成人出现这些症状,怀疑是‘热气’,这倒没错,但孩子不是成人的缩影,体质跟成人不同。”专家说,中医认为,幼儿的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形气未充”,阳气不足,体质虚寒,用药宜温,而不是一味清热。

宝宝出现类似“热气”症状,往往和脾胃不足、消化功能不好有关。如今的家长担心宝宝营养不足会影响发育,但结果适得其反,宝宝常因喂养过头而出现积滞,使得消化系统出问题。

专家建议,遇到上述情况,首先要消食导滞。广东家长爱用来对付“热气”的玉米红萝卜水、西洋菜干汤、马蹄水、菊花茶、小儿七星茶、苦瓜干、火龙果等食疗法,性多寒凉。宝宝吃了,虽然马上就能排便,但由于肠胃功能受损的问题没有解决,以后还会反复便秘。此外,遇到孩子咳嗽感冒,家长也不要动不动就给孩子喝凉茶,以免阳气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