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知:新生儿不宜洗澡的9大情况
宝宝刚出生后,护理方法非常重要。洗澡也要讲究方法,什么时候可以洗澡,什么时候不能洗澡。只有找准正确的方法,宝宝才能避免疾病的入侵。那么,怎么样洗澡才算正确对宝宝有利呢?下面小编就告诉新妈咪新生儿不能洗澡的9大情况。
一、打预防针后暂时不要洗澡。宝宝打过预防针后,皮肤上会暂时留有肉眼难见的针孔,这时洗澡容易使针孔受到污染。
二、孩子打不起精神,不想吃东西甚至拒绝进食,有时还表现出伤心、爱哭,这可能是孩子生病的先兆或者是已经生病了。这种情况下给孩子洗澡会导致孩子发烧或加剧病情发展。
三、呕吐、频繁腹泻时,不能给孩子洗澡,因为洗澡后全身毛细血管扩张,易导致急性脑缺血、缺氧而发生虚脱和休克。
四、发热或热退48小时以内不建议洗澡。给发热的宝宝洗澡,很容易使宝宝出现寒战,甚至有的还会发生惊厥;不恰当的洗澡有时会使皮肤毛孔关闭导致体温更高,有时又会使全身皮肤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致使宝宝身体的主要脏器供血不足。另外,发热后宝宝的抵抗力极差,马上洗澡很容易遭受风寒引起再次发热,故主张热退48小时后才给宝宝洗澡。
五、当宝宝发生皮肤损害时不宜洗澡。孩子发生烧伤、烫伤、外伤,或有脓疱疮、荨麻疹、水痘、麻疹等,不宜洗澡。这是因为孩子身体的局部已经有不同程度的破损、炎症和水肿,马上洗澡会进一步损伤而感染。
六、喂奶后不应马上洗澡。喂奶后马上洗澡,会使较多的血液流向被热水刺激后扩张的表皮血管,而腹腔血液供应相对减少,这样会影响宝宝的消化功能。其次由于喂奶后宝宝的胃呈扩张状态,马上洗澡也容易引起呕吐。所以洗澡通常应在喂奶后1-2小时进行为宜。
七、低体重儿要慎重洗澡。低体重儿通常指出生体重小于2500克的宝宝。这类宝宝大多为早产儿,由于发育不成熟,生活能力低下,皮下脂肪薄,体温调节功能差,很容易受环境温度的变化出现体温波动。所以对这类特殊的宝宝要慎重决定是否给以洗澡。
八、肺炎、缺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等严重疾病时,更应避免洗澡,以防洗澡过程中发生缺氧等而导致生命危险。
九、室温和水温过低时不宜洗澡。给宝宝洗澡除了宝宝本身的因素外,还应该受到周围环境的限制。给宝宝洗澡时温度不宜过低,环境温度以26-28℃为宜,水温在40-42℃,如果过低,容易造成宝宝感冒。
温馨提示:新妈妈一定不要在上述情况下给宝宝洗澡哦,只有找对正确的洗澡方法及洗澡的时间,才能更有效的护理好宝宝,让宝宝健康成长。
-
给宝宝购买纸尿裤需注意什么大家都非常关心自己的孩子,在孩子出生之后,家长会给孩子购买纸尿裤,但是一定要注意一些事情,购买纸尿裤时,要注意产品的质量
-
护理新生儿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小宝宝在刚刚出生以后,作为爸妈的朋友们经常会慌手慌脚的,不知道该如何护理新生儿。而且有些父母很粗心,不仅不会护理,还会做
-
宝宝会走之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宝宝会走之前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很多家长看到自己的宝宝比同龄宝宝走路晚些,就着急啊,好像自家的宝宝在走路上有什么问题似的
-
夏季注重四大细节 宝宝吹空调不感冒炎热的夏季俨然已经来到我们的身边。夏季里,许多家庭都会因为忍受不了高温,而选择打开空调。大家知道的是,如果因为吹空调而导
-
预防宝宝吐奶这些方法最管用吐奶是新生儿比较常见的一种现象,大多数婴儿在出生后的几个月中每天基本都要吐奶,面对这些突发情况,新爸妈们千万不要着急,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