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十一个生理特点

新生儿十一个生理特点

怀胎十月,只为一朝分娩,可可以看见自己的孩子,伴随着第一声啼哭,一个新生命的诞生。新生儿出生后会由产科的医生护士进行基本评估,根据评估情况来判断新生儿的健康状况。一般采用阿氏法进行评分,由分值的搞定决定宝宝的健康状态。宝宝可以从十一个地方看出是否是健康的,这个评估法师绝对准确的,新妈妈们可以放心。

新生儿的十一个正常生理特点分别如下

一、外貌

头约为身体的1/4,头发分条清楚,耳壳软骨发育好,能保持直立位置。胸廓呈桶状,相对狭窄,乳腺可按及结节,乳头明显可见。腹部稍膨隆,但一般不超过胸廓高度。指甲超过指端,足跖有较多较深纹理。男婴睾丸已降入阴囊,女婴大阴唇已遮盖小阴唇。

二、呼吸

新生儿呼吸浅而快,每分钟40~50次左右,有时节律不齐,以腹式呼吸为主。不仔细观察看不出胸部抬起,而只看见宝宝肚子上下起伏。最初的几天呼吸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有时呼吸不规则,甚至会出现呼吸暂停,尤其是早产儿呼吸暂停更易发生。经过2~3日后逐渐平稳,有规律,但在哭泣、吃奶时呼吸节律会加快。

三、姿势

四肢相对较短,呈屈曲外展状(即像“W”形状)。

四、皮肤

皮肤角化层较薄,表面缺乏溶菌素,皮下血管丰富,汗腺分泌旺盛,汗多,大小便次数多,尤其母乳喂养的宝宝大便次数多,如果不经常洗澡护肤,这些有害的代谢产物就会不断刺激皮肤,特别是颈部、耳后、腋下、腹股沟、臀部等皮肤褶皱处,很容易发生皮肤溃烂或感染。

五、循环

怀孕4周开始胎儿有心跳,8~12周建立了完善的体内循环。胎儿血为混合血,氧气和营养物质是经胎盘和母亲进行交换的。宝宝出生后心率仍很快,每分钟140次左右,波动在120~160次/分之间,由于末梢血流缓慢,血红蛋白偏高,哭泣或遇冷可出现口周发绀和四肢末端偏凉,随着月龄增长,末梢血液循环会逐步得到改善。

六、皮肤色斑

青斑:多见于骶尾部、臀部、手足、小腿等部位,呈蓝灰色,形状大小不一,不高出皮肤,无不适。这是皮下色素细胞堆集的结果,又称“胎斑”或“胎记”,不需要治疗,多于5~6岁时自行消失。

红斑:为云状红色痣,又称毛细血管瘤。常见于眼睑、前额以及颈后部,这是接近皮肤表面的微血管扩张所致,大约1岁左右可消失。

草莓状痣:表面似草莓状凹凸不平,医学上称草莓状血管瘤,至6个月时可以长得很大。劝家长不要担心,我观察过几千例,都会随宝宝长大颜色变浅,甚至消失。有的3岁左右会消失,即使不消失也可以进行治疗,但不主张在新生儿期治疗,当然特殊部位影响发育者除外。

牛奶咖啡斑:顾名思义呈牛奶咖啡色、大小不等的斑块。可在婴儿四肢或躯干见到,少数几块对婴儿健康无妨碍,如果数量很多,则应看小儿神经科医生。

七、体温

由于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层薄,皮下血管丰富,保温能力比较差,容易散热。当吃奶不足、外界温度偏低或有疾病时,即可表现为体温不升。尤其是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时合并窒息的新生儿,以及有其他异常的高危新生儿,更容易出现体温不升,测体温常在35℃以下,称为低体温(正常腋下体温36℃~37℃,肛温36.2℃~37.8℃)。